:::
:::
全民國防教育
【國中小融入式教學優良教案】
強身健國人人都能「刑」縮圖
  在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推動下,「素養」儼然成為一個很熱門的詞彙,素養所期待的教育希望認知、情意與技能等多項度透過學習而有所增長,此外,學習也應該透過跨域的培養,幫助學生學習不偏食並且多元的學習與成長。   在軟體知識隨著時代的前進下,許多硬體建築設備被保留下,也應該跟著被人們重視。素養導向的教育模式有一個重要的觀點便是情境教育,換言之,讓學生在環境下,自然而然學會的學習模式,因此,教學設計如若與學生生活圈相關,學習便是很自然的產生。生活環境許多區域的命名或是遺留下來的文物建築,都與當時歷史背景相關,一直都存在生活當中,但容易忽略其背後的意涵。為此,教師可以透過課程設計,試圖將生活與學習結合,不僅幫助學生認識在地文化,更熟悉生活周遭的環境,也讓學生對於國防教育更進一步的認識。   國防教育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中,所影響的範圍十分寬廣,舉凡精神層面的愛國意識、物質層面的國旗以及過去因應國防政策保留下來的建築與全民國防相關的戰機、基地等,都是國防教育深刻影響生活的見證,足以可見國防教育已與生活進行結合,因此,將國防教育融於生活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成長,情意對於環境歸屬感也能夠建立,並感謝曾經為自己生存的這片土地過去的人付出的努力!國防教育為全民奠定一個安定的生活圈,小從個人強身健體,大至家國防衛意識,都屬於國防教育的範疇,對於小學生可以觀察到的國防領域而言,除了平常的生活如:唱國歌,認識國旗等,另外,特殊節日如:雙十國慶日會以戰機進行演示外,教師另可以透過課程設計,幫助學生學習與國防結合,喚起學生的家國意識!
國小1-2年級
全民國防教育情境式大富翁1、2、4縮圖
「積極性全民國防教育」希望國防教育可更全面的的觀點,從探討軟實 力到軟硬實力的兼容發展,乃至與世界接軌的交流發展等三部曲來進行 探討。
國小5年級
軍民齊心護家園縮圖
軍民齊心護家園
蔡研菁/馬公國小
  生長在這片土地,我愛我的家、家鄉、國家,它讓我成長茁壯,從小家庭及學校教育我們,每一位國民與每一個家庭成員,國家安危存亡與我們息息相關,全民愛國的信念及國防的重要性必須深入了解,保家衛國需要我們去重視與身體力行守護它,透過教師設計活潑、有趣的課程,讓孩子能居安思危,進而關心國家的安全,讓愛國的意志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   台灣的地理位置特殊,戰略地位格外重要,透過教師說明與遊戲融入體驗,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台灣這片土地的珍貴及全民守護家園的重要性。
國小5-6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2年級
教育部全民國防教育教師版教學影片:攜手同心護國防(完整版)縮圖
★影片資源下載連結處:https://pse.is/4v55lz 1.教育部為了協助國中小教育階段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融入式教學工作,製作了2支教師版及3支學生版全民國防教育教學影片,分述如下: (1) 全民國防教育教師版:攜手同心護國防。 (2) 全民防衛動員教師版:全民守護的力量。 (3) 國民小學1-2年級學生版:我的帥氣,我的國家! (4) 國民小學3-6年級學生版:守護家園,我就來。 (5) 國民中學7-9年級學生版:未來守護者。 2.在教師版影片中透過議題說明與引導,提供教師全民國防教育背景知識及素材,提升教學的知能;學生版影片的部分則依國小、國中階段的學生,分別規劃設計適合其身心發展之學習目標及內涵之影片內容,以符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來體認全民國防。 3.以上5支影片除了原有的完整版本以外,也有剪輯成3分鐘精華版,以利各單位及學校來做推播及宣導,另外還有1分鐘媒體素養版,用來加強媒體識讀及錯假訊息辨識能力。 4.教育部希望可以透過以上5支影片,來協助老師及同學們建立全民國防概念,強化國家安全意識及錯假訊息辨識能力,各單位、學校及老師們在辦理全民國防教育在職訓練或融入式教學時,可資源連結處下載影片後,將以上影片作為在職訓練或教學素材運用,以擴大全民國防教育宣導及教育成效。
教育部全民國防教育教學影片 國民小學3-6年級學生版:守護家園,我就來(完整版)縮圖
★影片資源下載連結處:https://pse.is/4v55lz 1. 教育部為了協助國中小教育階段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融入式教學工作,製作了2支教師版及3支學生版全民國防教育教學影片,分述如下: (1) 全民國防教育教師版:攜手同心護國防。 (2) 全民防衛動員教師版:全民守護的力量。 (3) 國民小學1-2年級學生版:我的帥氣,我的國家! (4) 國民小學3-6年級學生版:守護家園,我就來。 (5) 國民中學7-9年級學生版:未來守護者。 2. 在教師版影片中透過議題說明與引導,提供教師全民國防教育背景知識及素材,提升教學的知能;學生版影片的部分則依國小、國中階段的學生,分別規劃設計適合其身心發展之學習目標及內涵之影片內容,以符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來體認全民國防。 3. 以上5支影片除了原有的完整版本以外,也有剪輯成3分鐘精華版,以利各單位及學校來做推播及宣導,另外還有1分鐘媒體素養版,用來加強媒體識讀及錯假訊息辨識能力。 4. 教育部希望可以透過以上5支影片,來協助老師及同學們建立全民國防概念,強化國家安全意識及錯假訊息辨識能力,各單位、學校及老師們在辦理全民國防教育在職訓練或融入式教學時,可資源連結處下載影片後,將以上影片作為在職訓練或教學素材運用,以擴大全民國防教育宣導及教育成效。
國小3-4年級
我是小小全民國防員縮圖
我是小小全民國防員
劉德駿/崇華國小
  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全民國防似乎離這些學生們還有很遙遠的距離,但身為中華民國的一份子,若能夠在小學的階段中,讓學生們提早認識全民國防相關內容,意識到自己也是中華民國的一份子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課題,因此本教案以「我是小小全民國防員」為題,設計了「十月十慶雙十」及「將軍之屋真有趣」共2節80分鐘的課程結合於生活課程中,期許學生能夠將所學活用至生活,實踐108課綱之精神。
國小1年級
心戰•新戰縮圖
心戰•新戰
范佳莉/金城國中
  臺灣是接受境外假訊息最頻繁的國家,且已連續蟬聯十年冠軍,這也代表著中國對臺灣的「認知作戰」不曾間斷。現今綜觀訊息取得方式的多元,而使得謠言、假資料及假新聞等散播迅速,造成了民眾視聽混淆,如何才能做好訊息的過濾,避免消息來源陌生不明而降低了資訊的真實性,建立「手機滑世代」的學生良好的媒體識讀能力是刻不容緩的教育工作。   從雙乳山坑道和北山播音牆的校外探訪活動中,讓學生實地走訪這些軍事遺跡,想像過去戰爭時代如何在這潮濕、陰暗的坑道底下生活?坑道裡滿滿的精神標語用意何在?戰爭時期國軍如何加強自身軍隊的心理素質,而雙方的「心理戰」是如何在運作?心戰喊話是如何影響大家的認知?心戰喊話播音牆是歷史,但是轉換型態的媒體心戰喊話卻不曾停歇,也轉變成新型的戰爭「新戰」。從現在的角度看聽去北山播音牆的鄧麗君的歌聲,或許很難想像當年的心戰效果,但現在的我們卻像溫水煮青蛙般每天不間斷被各式媒體洗腦,這些混淆捏造之錯假訊息,刻意打擊民眾對國軍、政府的支持及信心,不排除係敵人認知作戰伎倆。研究指出,現代人一天會接收到105,000字的資訊,在如此多元、又無法事事查證的情況下,基於避險的本能,我們常常選擇說服自己相信,而散播是為了預防萬一。在資訊判讀時代,需要摸透的不只是訊息,更是人心。   解嚴迄今30年,年輕一代的國中生對於戰爭無感也存在著對臺灣的認同危機,臺灣目前的認同危機不僅表現於所謂的政治、南北地域差異而已,還有金馬的問題,凝聚臺灣共同體意識要該從年輕一輩開始。建立良好的媒體素養,避免誤入敵人破壞國家安全之圈套。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的台灣!
國中7-9年級
「眷」戀臺灣,保家衛國!縮圖
1.百週年校慶串起信義眷村針線情 本校位於臺北市信義區,區內有名聞全球的臺北101及其他各具特色的商業大樓,同時也屹立著全臺北市第一個眷村-四四南村(信義公民會館)。本校興雅國小百周年校慶時,舉辦了一連串校慶慶祝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在信義區四四南村舉辦的「綠蔭霓裳 樹衣美學展」的校慶系列活動,由本校親師生編織團隊努力編織展出的樹衣作品以美化四四南眷村。此活動不僅讓學童藉由此次展出認識了四四南村的眷村文化,一針針一線線,更串起了對國軍保家衛國情操的認同與情感! 2.探訪「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培養敬軍情懷 學習的場域,應不只限於教室空間,以家鄉臺北市信義區「四四南村」出發,結合探索臺北市另一個國防軍事公園「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透過探訪「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重新認識這段屬於臺灣人的歷史,讓學生緬懷國軍英勇事蹟的歷史記憶、體認軍人的堅毅剛強與偉大,建立對國軍的認識,感念軍人艱辛保鄉衛土的奉獻精神。唯有從小培養認同國軍、肯定國防的情操,才能支持國防,關心國防,進而承擔保家衛國的大任!
國小3-4年級
教育部全民防衛動員教師版教學影片:全民守護的力量(完整版)縮圖
★影片資源下載連結處:https://pse.is/4v55lz 1. 教育部為了協助國中小教育階段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融入式教學工作,製作了2支教師版及3支學生版全民國防教育教學影片,分述如下: (1) 全民國防教育教師版:攜手同心護國防。 (2) 全民防衛動員教師版:全民守護的力量。 (3) 國民小學1-2年級學生版:我的帥氣,我的國家! (4) 國民小學3-6年級學生版:守護家園,我就來。 (5) 國民中學7-9年級學生版:未來守護者。 2. 在教師版影片中透過議題說明與引導,提供教師全民國防教育背景知識及素材,提升教學的知能;學生版影片的部分則依國小、國中階段的學生,分別規劃設計適合其身心發展之學習目標及內涵之影片內容,以符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來體認全民國防。 3. 以上5支影片除了原有的完整版本以外,也有剪輯成3分鐘精華版,以利各單位及學校來做推播及宣導,另外還有1分鐘媒體素養版,用來加強媒體識讀及錯假訊息辨識能力。 4. 教育部希望可以透過以上5支影片,來協助老師及同學們建立全民國防概念,強化國家安全意識及錯假訊息辨識能力,各單位、學校及老師們在辦理全民國防教育在職訓練或融入式教學時,可資源連結處下載影片後,將以上影片作為在職訓練或教學素材運用,以擴大全民國防教育宣導及教育成效。
暗夜、孤勇、榮光縮圖
暗夜、孤勇、榮光
洪玉珊/載熙國小
  全民國防是最強大的國家安全防衛系統,全民國防意識與信念則是最重要的起始。而小學階段,則是全民國防信念奠基之始。不同於過去課本的知識講解與教材的強記,本教學方案「暗夜・孤勇・榮光」,著重於將全民國防教育理念融入跨領域課程,從一次次加深加廣的螺旋式任務,建構引導學生探索家鄉三部曲,讓孩子應用課本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歷程中,重新用「心眼」看看過去被他們忽略的家鄉歷史,進而激發自主探究的精神,真正產生「愛家、戀鄉、護國」的情懷。   在「暗夜--眷戀.記憶」中,引導學生探索黑蝙蝠中隊文物館、眷村博物館,真實用心看見那段歷史,理解現在的安全是由許多先輩守護。在「孤勇--心辛.相映」,則是引導學生真實經歷篳路藍縷,墾荒自給的體驗,真正換位思考,用心理解過去先輩之艱辛,另外結合課本與教材所學,在活動中同理,在災害時國軍協助家園的辛勞。最後「榮光--願您.無恙」則是由學生主導的學習活動,因為學校附近國宅裡住著許多榮民爺爺、奶奶,在心懷感恩的驅使下,學生透過科技與創意,瞭解長輩的需求,開發產品,讓爺爺奶奶樂活,感謝其為國家的奉獻。這三個教學活動,可以獨立進行,亦可環環相扣,從引導學生觀察家鄉、走讀生活,進而實際體驗,同理歷史與長輩生活之艱辛;最後,在學生自主學習動機促發下,真正產生信念,進而建立共同願景,有效落實全民的國防理念。
國小5年級
眷念75載-宜蘭的軍事眷村縮圖
  「全民國防」是我國國防的主要政策,旨在建立「守護家園,你我有責」的觀念,因此,培養對國家、民族、歷史、文化的情感,是全民國防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環。「國防文物保護、宣導及教育」便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除了有形的建築和文物,展露的歷史文化,以及蘊含的情感與回憶,更是值得保護與傳承的無形資產。   「眷村」承載著國家政治與國防軍事的脈絡,隨著時間的演進,眷村已成為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本課程以「眷念75載—宜蘭的軍事眷村」為主題,包含「時代的轉折」、「離岸 靠岸」、「蘭陽平原上的紅門、灰牆和竹籬」、「落腳安身 安居成家」和「眷村轉身與新生」五個單元,結合教科書內容、生活經驗及地方議題,引發學習動機與興趣。透過課程探究思考、學習策略引導,構築認知發展學習歷程。期使學生理解眷村在臺灣近代歷史上具有獨特的象徵意義,蘊含的空間環境與人文生態,呈現眷村與軍事組織的緊密關係。從中體會國防事務與生活的關聯,理性思考國家處境與國家安全的重要。更期待在學習歷程中,了解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軌跡和生活經驗,每一段的時光印記,承載著族群間的交流融合和歷史的轉變。我們更應該學習包容,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一起捍衛家園,守護民主,堅定相信臺灣的未來。
國小5-6年級
「熙」望凌空,乘「載」翱翔縮圖
  國防教育與載熙國小一值有著密切關聯,因載熙國小前身是「新竹空軍子弟小學」,並臨近「新竹空軍基地」。資訊快速成長的時代,教育該為孩子們準備什麼樣的能力?12年國教新課綱陸續上路,臺灣如何培養科技與人文素養兼備的人才?   本教案以自我決定理論為主體,利用 STEAM 課程作為媒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結合在地特色資源,安排社區踏查,實際參觀「眷村博物館」及「黑蝙蝠中隊文物館」,學生和解說人員進行對話,以踏查所學為主題,利用程式邏輯思維,創造一個以飛行為主題的桌遊。透過團體討論思考如何建構具包容及永續特質的城市。桌遊圖卡設計是以學校為中心東西南北等四個方位,附近的各種商店、設施、單位或機構,能以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並依照社區地圖中的位置,將100張桌遊圖卡排列成大地圖。從認識家鄉、熱愛家鄉進而熱愛國家並為這塊土地貢獻一己之力。   同時讓學生學習「DASH 機器人」程式設計,各小組發揮創意,應用校訂課程所習得的知識,設計「DASH 機器人」闖關任務,小組互玩彼此設計的桌遊,理解桌遊設計者的概念,並給予適時的回饋,在這活動中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
國小3年級
國防與我們的距「梨」縮圖
國防與我們的距「梨」
陳善提/梨山國中小
  教案設計理念由「智慧教室」為課程實施方式,目的為活化課堂,吸引學生之目光與對課程之興趣,讓整體的課程趣味化,而課程中的評量方式採多元評量,讓學生樂於學習,更透過分組之方式,達到共好學習。   而課程的主要架構內容,為「認識國防的重要與基礎概念」以及「梨山相關國防建設與歷史實地探訪」兩大主軸,讓學生認識所謂「全民國防」,就是全國百姓一起來捍衛我們的國土,維護國家安全,免受侵略。   總括來說,全民國防就是運用國家整體資源,結合有形和無形的力量,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憑藉。而全民國防是「全民參與」、「共同防衛」的國防,當共同的國家制度與生活價值可能遭到顛覆時,當然有必要讓學生了解國防的重要性,及國防的目標。尤其,面對海外的種種威脅,國防部主動將全民國防的意義、價值與內容,透過課程的內容介紹與實地探訪,面對面的接觸,可以讓孩童體認國防部在推動全民國防上的努力,以及了解國防的重要、梨山本地的國防歷史探究,更進一步凝聚學生對國家歷史的興趣,並對「全民國防」有更深度的體認。
國小3年級
走讀新竹歷史,奠基未來人才,成為國家後盾縮圖
  「載熙國小」前身是「空軍子弟小學」,目前校訂課程結合學校附近的黑蝙蝠中隊文物館及眷村博物館;然而,新竹市最早為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竹塹社」所在地,後經明鄭時期開墾、清領時期成立淡水廳,成為北臺灣閩南人最早建立的城市。日治時期亦築起新式學堂、混和巴洛克與德式風格的建築;到二戰末期,設置空軍基地,成立燃料廠,後成為美軍轟炸頻率最高地區。國民政府來臺,新竹則成為暫時安置軍眷、遺眷的重要場域。本次教學藉由走讀新竹市在不同歷史時代下的地景,系統性引導學生觀察並感受不同面向的場域所蘊含的精神,進而促發學生思考國防的重要性;接著透過實作,理解國土保衛的意義與全民國防的重要;最後讓學生共構行動方案,以生成式AI做為媒介,設計三軍文創商品(酷卡、貼紙...),引發更多學校同儕瞭解全民國防的重要。
國小3-6年級
浯島堡護色縮圖
浯島堡護色
范佳莉/金城國中
古稱浯洲的金門是一座二次大戰後冷戰年代中維繫臺灣命運的小島,1949年的金門古寧頭戰役、1954年的九三砲戰、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這些關鍵歷史事件也造成臺灣的政治現況。 金門曾經被戰爭與軍事管制所重重包圍,20世紀中葉以降的金門成為舉世關注的冷戰焦點。位居前線的金門,構築相當完整的防禦工事,放眼望去,碉堡、射口、防空洞遍佈,如何保存及活化大量的戰地文化景觀,成為金門地域振興的重要課題之一。 解嚴迄今30年,年輕一代的國中生對於戰爭無感也存在著對臺灣的認同危機,臺灣目前的認同危機不僅表現於所謂的政治、南北地域差異而已,還有金馬的問題,凝聚臺灣共同體意識要該從年輕一輩開始。 金城國中位於金城鎮地區,學校步行可及的戰地遺跡俯拾皆是,學生卻渾然不知甚為可惜。本課程的設計希望能讓學生從探訪、尋寶的課程活動中,探索環境中戰地史蹟文化保存所面臨的危機,進一步由建構碉堡的體驗中,除了習得視覺藝術領域的色彩知識、立體造型與材質探索外,也了解金門過去的戰爭歷史與和平的代價,帶領學生親近文化對家鄉產生價值感與國家認同感。 面對認同問題、軍事遺跡保留爭議,沒有人知道什麼是「正確答案」,永遠都是在各種自我詢問中尋找那個「最好的答案」。我由衷希望視覺藝術課可以結合我們的生活、文化,更重要的是啟動思考,才能夠為問題帶來轉機和改變,這才是教育始終應該努力的方向。
國中7年級
阿井渡海縮圖
阿井渡海
陳奇逸/壽山國小
1. 查詢雙方資料了解軍力差距及台灣海峽,運用數學概數推估情勢。 2. 利用幾個一數、乘法、倍數因數觀念了解決策與後勤體系。 3. 藉桌遊了解目前台海形勢。 4. 依據桌遊過程進行大數字計算。
國小5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