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熱門資源
正射影與正射影長
說明正射影與正射影長的定義與不同
高職10-12年級
點閱數98,881
下載數210
九九乘法練習100
web九九乘法練習100
縣立鎮東國小/蔡慈芬
透過利用100題的反覆練習,讓學生能熟練九九乘法,以達成九九乘法的精熟練習。
國小2年級
點閱數70,656
下載數14,316
_android
Kahoot!
appKahoot!
市立江翠國小/李廣祺
Kahoot! is a game-based learning platform that leaves your students begging for more. With a refreshingly new take on introducing a subject,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deep discussion Kahoot! initiates conversation, leaving students on the edge of their seats. Kahoot! ensures 100% engagement by turning the classroom into a gameshow, combining multiplayer game-based learning, ease-of-use and mobile technology, creating an enchanting social experience which leaves everyone totally gripped and absorbed in the subject. Kahoot! provides deep learning through creation of educational games, and new understanding through playing them. - This is the student controller app for Android devices to join a game; sign up at getkahoot.com to create, discover, launch and play games - Works on any device with a web browser! Students join a game at kahoot.it if using a non-Android device - Save time on grading! Access game data for al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what they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 and how fast; allowing you to adapt their learning accordingly - Our game-based pedagogy takes students on a journey from “Learner to Leaders” as they create their own games for classmates to play - Choose from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re-existing games made by the Kahoot! community "I have NEVER had a response to an educational tool like I’ve had to Kahoot!” Sandra Budd, Teacher at Institute of Notre Dame, Baltimore Known issues: - Pressing the back button on your device exits the game. Ensure your students don’t press this mid-game unless they want to restart the app!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browse our FAQs: https://getkahoot.com/support/faq/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數49,757
下載數452
「德先生」與「賽先生」
web「德先生」與「賽先生」
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賴佳欣
陳獨秀於1919年1月出刊的《新青年》發表〈本誌罪案之答辨書〉,旨在批駁反對者的非難:「……本誌同人本來無罪,只因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能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陳獨秀明白揭示新文化運動的二大基本原則-「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Science),他「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民國初年,中國的現代化運動受到挫敗,新建的共和體制無法深植於中國,政治混亂黑暗,國家危機日重,新知識分子感到憂心沉痛之際,積極思索拯救民族危亡的有效新途徑。同時,原有的舊制度、規範、信仰等亦隨著帝制的崩潰而搖搖欲墜,在傳統文化的解體下,人們無所適從,社會上產生了建立新意識形態的急迫需求。民主和科學被視為現代西方國家進步的表徵,也正是陳獨秀為了使「吾人最後之覺悟」而鼓吹的新的意識形態。因此,新文化運動標榜提倡自由平等的民主和求真求實的科學,強調立新必先破舊,堅持以絕不妥協的態度,掃除舊傳統的障礙。《新青年》主張激進的思想革命,威力雖然足以震撼舊傳統,但嚴格說來,「破舊」有餘,「立新」不足。由於受制於現實環境的限制,加上非憑倡導就一蹴可及,因此民主、科學無法有具體的成果可言。當時的新知識分子雖常高呼民主之名,但實際上,他們不曾充分討論或瞭解過其真正的意涵。在西方,民主是一種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基本要義在於保障個人自由和公民權利;然而在中國,指的只是平民的政治參與,強調動員民眾參與變革社會的運動,以實現民族救亡圖強的目標。陳獨秀就把民眾是否得以參政看得至高無上,自由與權利反倒成了次要的問題。啟蒙和救亡是新文化運動最關注的議題,表現在科學思潮的引進上,就演化成提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雙重軌跡。當時成立的中國科學社及《科學》月刊,致力於自然科學的傳播與研究,是思想啟蒙的代表之一。然而,當時的知識分子一方面囿於科學知識與訓練不足,著力於探討科學理論的並不算多,另一方面在民族救亡強烈的亟求下,科學被視為是一種實用技術,更被直接簡化成一種社會哲學,承擔了救國的神聖使命,因此,救亡的訴求也就壓倒啟蒙的努力;換言之,他們所要提倡的不是自然科學,而是基本的科學精神,以作為社會革命的理論和方法。陳獨秀說:「科學者何?吾人對於事物之概念,綜合客觀之現象,訴之主觀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謂也。」他認為科學是理性的思考方法,就是「拿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用在一切社會人事的學問上。」胡適也力倡科學。他說:「人的文明的特點,就是特別圖謀人生的幸福。」他認為科學是謀求國家富強、人生幸福的重要工具。他駁斥「西方只有物質文明,而中國人精神文明超過西方」之說,他曾經嘲諷的說,一個坐著小舢板在水上飄蕩的東方人,有什麼理由對著頭頂上飛過的飛機,嘲笑那是物質文明,而誇耀自己是精神文明呢?因此,科學就是以實是求是的態度來清除積習,對促進國學研究和史學發展固然有所貢獻,但卻無助於自然科學在中國生根。在自然科學的研究上,在丁文江的推動下,地質學與生物學較有成效,其他較無發展,傅樂詩認為此是因為「達爾文式的科學家提供一種科學方法的經驗性描述。因此中國研究西方科學的第一代知識分子大多被經驗性與歷史性的學科所吸引,如醫學、地質學、生物學與考古學。而很少有人成為理學家或化學家。十九世紀有關自然史的科學對中國人較有直接的吸引力,因為中國人的先認為歷史的研究是所有理性探的共同模式,且中國人不習慣於區分科學中的理論性概念與一般的思辨性思想……他們的研究強調分類歸納性的概述,而不強調理論性的假設之較具創造力且基本的技巧以及數學模式的建立。」科學和民主同樣地被意識形態化,功能只是在暫時取代了社會達爾文主義,成為新的尋求救亡的工具。張灝先生曾把這種現象比喻為「賽先生」、「德先生」變成了「賽菩薩」、「德菩薩」。最有趣的例子是丁文江,尤其是他那完全科學化、卻又刻板的生活習慣。胡適曾說他「是一個歐化最深的中國人,是一個科學化最深的中國人。」根據胡適在《丁文江這個人》的描述,丁文江絕對不信中醫,因為他認為中醫絕不科學。有次他在貴州內地旅行,與跟人一齊病倒了,他不肯讓中醫診治,一意打電報至貴陽請西醫,甚至跟人病死了,亦不肯破戒。又如:「他的生活最有規則:睡眠必須八小時,起居飲食最講究衛生,在外面飯館裏吃飯必須用開水洗杯筷;他不喝酒,常用酒來洗筷子;夏天家中吃無外皮的水果,必須先在滾水裏浸二十秒鐘。」
國中7-8年級
點閱數40,136
下載數57
作文學習單
web作文學習單
新北市瑞平國小/陳承賢
三年級作文修辭學習單
國小3年級
點閱數36,397
下載數6,774
和AI做朋友-相逢篇:人工智慧有意思 (國小教材)
隨著AI時代的浪潮來襲,將AI知識導入基礎教育之中,已是勢之所趨,為讓臺灣中小學學生對於AI有所認識,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與人才培育計畫─中小學分項:中小學推廣教育計畫」將艱深的AI知識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學習內容。第一階段以「機器學習的邏輯及運算思維」為教材、教案規劃的主要核心,並以「引、問、例、釋、操、練」為設計準則,希望讓國小階段的學生能藉由閱讀教材,對AI產生興趣,並能對AI有所認識,使AI教育能向下扎根至小學階段。 國小AI教材的使用,各校可依需求規劃於彈性學習課程或融入自然科學領域實施。內容章節包含:人工智慧簡介、背景知識、監督式學習與非監督式學習。目的是讓國小學生接觸人工智慧的基本概念,透過故事的引導及演算法的簡易操作,對人工智慧有基本的理解,希望能引發學生對人工智慧的興趣,可做為日後自主學習的多元選擇之一。 本教材非經權利單位授權同意,任何人不得就本教材內容之全部或一部分為重製、公開播送、公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傳輸、改作、散布等受現行著作權法規範之行為。(學校教學所需除外) 學科:校訂彈性課程 STEM所屬範圍:S 設備需求:普通教室
國小3-6年級
點閱數30,760
下載數3,196
99學年度低年級閱讀測驗
web99學年度低年級閱讀測驗
市立成功國小/陳良昇
99學年度閱讀測驗比賽-低年級
國小1-2年級
點閱數45,791
下載數11,892
數字1-100學習單
web數字1-100學習單
縣立寶桑國小/謝淳安
數字1-100學習單
國小1年級,國小4年級
點閱數33,811
下載數5,764
_android
draw.io
appdraw.io
新北市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顏延胥
這是一套可以繪製流程圖、電路圖、組織圖、心智圖、平面圖、座位表…等用途的APP,有時我們會覺得Microsoft Office裡面的繪圖工具不是很好用,Visio又得另外花會買,這時不如試試draw.io,除了免費好用之外,最方便的是可以直接存在雲端硬碟中,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數5,465
下載數36
和AI做朋友-相知篇:從0開始學AI (高中教材)
隨著AI時代的浪潮來襲,將AI知識導入基礎教育之中,已是勢之所趨,為讓灣中小學學生對於AI有所認識,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與人才培育計畫─中小學分項:中小學推廣教育計畫」將艱深的AI知識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學習內容。第一階段以「機器學習的邏輯及運算思維」為教材、教案規劃的主要核心,並以「引、問、例、釋、操、練」為設計準則,希望讓高中階段的學生能藉由閱讀教材,對AI產生興趣,並能對AI有所認識,使AI教育能向下扎根至高中階段。 高中AI教材的使用,可規劃於校定必修或多元選修開設。高中AI教材內容包含:人工智慧簡介、背景知識、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增強式學習與深度學習,希望能讓未接觸過人工智慧相關知識之高中學生學習到人工智慧的基本知識。 本教材非經權利單位授權同意,任何人不得就本教材內容之全部或一部分為重製、公開播送、公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傳輸、改作、散布等受現行著作權法規範之行為。(學校教學所需除外) 學科:多元選修課程 STEM所屬範圍:S 設備需求: 1、因課堂尚須有大量的分組討論活動設計,因此建議設備上各組能以4-6人為一組,並有一個討論桌得以進行分組討論活動。 2、各組需有一筆記型電腦以操作課堂活動。 3、配合筆記型電腦,另需搭配無線網路進行使用。 4、投影機或大型電子互動螢幕,除了投放教師上課內容外,各組進行課堂分享時亦能將各組成果投放供其他各組觀看。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數24,203
下載數3,032
字音字形試卷_A(題目和答案卷)
這一系列試卷(A~Z共26回,B4紙張大小)每份字音及字形各100題,合計200題。期許學生透過字音字形的綜合練習與訓練,培養孩子識字、辨字和寫字的能力。
國小4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數28,376
下載數4,233
成語接龍
web成語接龍
市立義學國小/王允瑄
利用成語接龍的方式,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成語。
國小5年級
點閱數26,282
下載數2,029
_android
Kahoot!
appKahoot!
新北市中和區光復國民小學/呂玉瑞
Kahoot!是一個以遊戲為基礎的教育平臺,讓你的學生樂在其中。 只要設計一個主題,加上一些測驗,透過線上連結的方式,學生就可以一起參加你設計的問答題目。 Kahoot!結合翻轉教室,讓課堂變成一個智力競賽節目,結合多人遊戲為基礎的學習,跨平臺、跨載具,還有透過刺激的音樂效果,讓學生玩得不亦樂乎。
全齡適用
點閱數26,329
下載數328
_ios
Windy.com
appWindy.com
縣立康樂國小/曾柏瑜
https://www.windy.com/ Windyty 是由一位名為 Ivo 的工程師於 2014 年開發,基於開放原始碼專案 Earth,他同時也是一位飛行運動愛好者,因此對於這些自然現象相當熟悉。透過網站能直接獲取某地區氣候資訊,包括風速、溫度、雲層及降雨情形、波浪、降雪、氣壓等等。 不同於其他氣象資訊系統,Windyty 以「可視化動態圖」展示目前氣候狀態,讓我們身歷其境,感受當前不斷變化的氣候。網站內建中文介面,如果你想隨時查詢天氣或降雨機率等資訊,Windyty 會有未來五天的氣象預測,會依照使用者所在位置提供最正確即時的氣象預報。 文字來源:https://free.com.tw/windyty/
國小4-6年級
點閱數15,752
下載數192
_android
Cacoo:萬用繪圖軟體
appCacoo:萬用繪圖軟體
新北市淡水區新興國民小學/曾清碩
這個軟體對於有繪製圖表需求的人就不能錯過-圖表繪製與即時線上互動這個App,不管是想製作簡單的文件、網路、資料、網站等圖,甚至電路版圖、手機軟體版型,都可以用它繪製,而且還可以購買更多版型。它也有分享、社交的功能,可以用即時訊息與同事討論、分布作品,不過由於功能很完整,相對的難度也會高一些,可能要會使用Dreamwaver之類版面設計軟體的人才會比較順手。
國中7-9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數2,796
下載數43
_android
Flow
appFlow
新北市淡水區新興國民小學/江文芳
是一個簡單但吸引人的益智遊戲,將所有的顏色配對,並覆蓋整個電路板解決每一個難題。有時間限制,線條不能交叉或重疊,但必須把所有方格填滿!★750個免費的難題 ★免費播放“和”計時賽模式 ★清潔,豐富多彩的圖形 ★有趣的聲音效果
國小1-6年級
點閱數2,126
下載數41
唐山祖與開臺祖
web唐山祖與開臺祖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第六分項子二計畫)/臺灣知識庫
漢人祭祀先人的習俗隨移民來臺,在祭祀上大致上分為唐山祖的宗族組織與開臺祖的宗族組織。唐山組基於原鄉的宗族意識、凝聚力量或集資創業,乃成立同宗或同姓的「祖公會」或客家人所謂的「祖嘗」,以大陸原鄉世代較遠的祖先為祭祀對象。開臺祖因移民在臺繁衍日久,人丁漸多,另供奉開臺祖,祭祀對象為來臺的第一代祖先或其後代。成員間具有明確的血緣關係,而祭祀的費用都由祖產支應。
高中10-12年級
點閱數21,252
下載數262
啟蒙運動的背景:文藝復興與科學革命
web啟蒙運動的背景:文藝復興與科學革命
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郭麗雯
(一)文藝復興(Renaissance)文藝復興一詞,源出於義大利語rinascita,意為再生或復興。十四、五世紀時興起於義大利,後來遍及全歐洲。當時,學者與新興的中產階級認為西方藝術衰退已有一千年他們懷念古代( 400 B.C.- A.D.400 ) 的希臘、羅馬的藝術與文學,故開始鑽研古典時代的文學、建築和雕刻。所以文藝復興是古典藝術的再生,也是對中世紀藝術的反動。 中世紀藝術主要關心宗教和來世的生活,而忽略現世的生活。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們對這種現象提出疑問,並尋求答案。這種新的精神被稱為「人文主義」,也是整個文藝復興的推動力,意味古代美術及文化的復活,新的生活誕生,這種的氣氛彌漫於生活中的每一層面。「人文主義之父」佩托拉克(Petrarch)有言:「我不要住在永恆的世界,我只要凡人的幸福。」其他如但丁(Dante)、 薄伽丘(Bocecaciu)都有類似的看法與文學著作。文藝復興的成就很多,主要表現在文藝方面,如建築、繪畫、雕刻、文學等等都有可觀的成就,並有三大巨匠達文西(Leonando da Vinci)、拉菲爾(Raphael)、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其他如政治方面,馬基維利(Machiavelli)中在《君王論》主張身為國家統治者,必須「勇猛如獅,狡詐如狐」,使用任何手段都不為過,政治無關乎個人道德。(二)科學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十七世紀的歐洲,社會、政治擾攘不安,但文化上卻有輝煌的成就。此時,由於科學精神的發展與科學方法的應用,歐洲出現了一場「科學革命」,不但促成近代科學的興起,而且改變了人們的思考方式,產生新的宇宙觀,形成近代思想的基礎。近世以來,歐洲人在科學的研究上有不少進展,為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奠下基礎。首先,文藝復興運動以來,社會上形成一種質疑、探討的精神,不再盲目迷信過去的權威。其次,印刷術傳入後,書籍日益流通,知識交流迅速。透過書籍的流通,各地的學者可以相互切磋研究心得,加速科學的進展。其三,精密科學儀器製造技術的進步,為科學研究提供方便又進步的工具。特別是一些重要的觀察與測量工具的發明,如望遠鏡、顯微鏡、氣壓計、溫度計、鐘擺、天平等,方便科學的研究。近代科學的進展始於天文學革命。歐洲人原來深信中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宇宙觀,這個宇宙觀是以古代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和托勒密的天文學為基礎,結合中古的基督教神學而成,主張地球在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所有天體都繞其運轉。這個理論因符合人們日常生活的經驗,一直被奉為真理。直到十六世紀中期,哥白尼(Nicolaus Corpernicus1473-1543)的研究出現,這個理論才受到挑戰。哥白尼原籍波蘭,年輕時曾留學義大利,研修數學與天文學,後來進入教會當教士,在東普魯士(Prussia)的一所教堂服務。他從學生時代起即相信「太陽中心論」,後來利用教堂的尖塔,以簡陋的儀器觀察天象,長達三十年,累積大量的資料。1543年,他將觀察結果整理,出版了《天體運行論》一書。他在書中正式提出「太陽中心說」,主張行星繞太陽運轉,並自轉形成日夜,地球只是行星之一。這個理論因與教會的說法相左,引起很大的震撼。哥白尼在他的著作《天體運行論》中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理論,該書在1543年他去世之前才出版。哥白尼之後,日耳曼天文學家克卜勒(Johann Keplerl5711-1630)進一步發現太陽系的運轉有其規律,提出行星運行三大定律。克卜勒長於理論,其定律最初無資料可資佐證,時人將信將疑。後來,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以新發明的望遠鏡觀察天體,證實了哥白尼學說與克卜勒定律的正確性。1632年,伽利略發表關於《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一書,公開支持哥白尼學說,卻因違反《聖經》的觀點,遭到羅馬教會的迫害。牛頓(lsaac Newton1642-1727)是近代科學革命的集大成人物。他是英國科學家,二十七歲時就當了劍橋(Cambridge)大學的數學教授。1687年,牛頓發表鉅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他結合數學、物理學與天文學的研究,指出物體與物體間會相互吸引,而這種引力可以解釋宇宙自然的運轉。牛頓認為,不但行星的運轉有其定律,整個宇宙的活動都循著一定的法則。他主張一種機械式的宇宙觀,把宇宙比為一座巨型的機械裝置,自然萬象都可以納入此一系統中。這一座裝置很單純,並非神秘不可測;自然現象看似變化多端,實際上都有一定的法則可循。這些法則是精確、可以測量的,人類以其理性就可以發現它們。這種觀念改變了人對自然的態度,人類只要靠理性就可揭開自然的秘密,遂產生征服自然的信心。
國中9年級
點閱數24,183
下載數174
_android
Google 翻譯
appGoogle 翻譯
新北市萬里區萬里國民小學/張藝騰
在 64 多種語言之間進行文字互譯 歡迎使用 Google 翻譯 Android 版進行單字和片語翻譯,目前這款應用程式已可雙向翻譯超過 65 種語言。大多數的語言版本都可讓您說出片語後聆聽對應的翻譯。 您可透過 Google 翻譯進行以下工作: • 互譯 65 種語言的文字 • 只要說出文字就能翻譯,不需打字 (17 種語言) • 使用相機拍攝及書寫文字皆可翻譯 (Android 2.3 或更新版本) • 聆聽行動裝置朗讀翻譯結果 (40 種語言)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數19,262
下載數53
99學年度中年級閱讀測驗
web99學年度中年級閱讀測驗
市立成功國小/陳良昇
99學年度閱讀測驗比賽-中年級
國小3-4年級
點閱數34,748
下載數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