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上架資源
過濾條件

跨領域數位課程-Ocean Art Speaks: Turning Trash into Treasure縮圖
國中7-9年級
語文領域/英文 藝術領域/視覺藝術
點閱數5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3
跨領域數位課程-英味論語,精彩無比縮圖
國中7-9年級
語文/國文、英文,綜合/輔導
點閱數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3
跨領域數位課程-「味」你而來—跨越味蕾的文化之旅縮圖
國小5-6年級
社會領域 綜合活動領域
點閱數7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18
跨領域數位課程-A to Z認識臺灣魅力-米食文化篇縮圖
國小3-4年級
英語、生活、資訊
點閱數7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18
跨領域數位課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縮圖
國小1-2年級
生活/語文領域
點閱數5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18
跨領域數位課程-三生一體的農村地景 臺灣北部地區傳統竹圍合院家屋景觀縮圖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地理/家政
點閱數4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18
跨領域數位課程-產地到餐桌 自給自足的永續優勢縮圖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家政/地理
點閱數5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18
跨領域數位課程-歷史的審判-慈禧太后縮圖
國中7-9年級
社會領域/歷史 藝術領域/表藝
點閱數6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18
雞蛋加農砲 - 壓力│LIS情境科學教材縮圖
國小5-6年級
#請勿在家中嘗試 這次端午節要立蛋,嚴八卻發現LIS辦公室冰箱裡有放了兩個月的生雞蛋,於是開始了一系列Maker的過程,從無到有設計了一支水煮蛋加農砲,要把過期的雞蛋當大砲射出去! 經過繁雜的莫爾數、壓力與體積的計算,找出了安全而且能夠把雞蛋射出去的壓力。 #注意在家中請勿嘗試與模仿 #本實驗經過各種計算 #可以帶學生討論要怎麼算出發射的壓力 #莫耳數在這種時候超有用
觀看次數89
修改日期:2025-07-18
香氛消毒酒精 - 溶解│LIS情境科學教材縮圖
國小3-4年級
平常聞到東西的味道,其實都是從酒精的香氣粒子而來。而香氣粒子溶解在酒精中,就像糖會溶解在水中,所以就能聞到味道了。每個東西都有適合溶解它的東西,像是水彩顏料容易溶在水中,但奇異筆顏料卻不容易溶在水中;可是把奇異筆顏料放到酒精時,就會看到奇異筆因為適合被酒精溶解,所以就被溶解掉了。所以想要溶解香氣粒子,就要找適合溶解它的「酒精」。
觀看次數84
修改日期:2025-07-18
紙飛機發射器(下)│LIS情境科學教材縮圖
國小5-6年級
小時候常玩的紙飛機,究竟要怎樣玩才最狂呢? 馬上看下去,教你做出能夠把紙飛機射的又快又遠的發射器! #片尾抽獎活動不要錯過 #講解有修正記得看資訊卡喔
觀看次數64
修改日期:2025-07-18
紙飛機發射器(上)│LIS情境科學教材縮圖
國小5-6年級
小時候常玩的紙飛機,究竟要怎樣玩才最狂呢? 馬上看下去,教你做出能夠把紙飛機射的又快又遠的發射器! #片尾抽獎活動不要錯過 #講解有修正記得看資訊卡喔
觀看次數56
修改日期:2025-07-18
《科科學會了》算得出玉山上有幾隻水鹿嗎?│EP3:把課本的「捉放法和樣區法」變有趣!(下)縮圖
國中7-9年級
如果我們想知道一個區域內生物有多少,通常沒辦法一隻隻數,因為這樣太沒有效率了,更別說有些動物會移動,又會大幅地增加了計算的難度,因此科學家們想到了一些估算的方法可以幫我們快速估算生物數量。而常見的方法有「樣區法」和「捉放法」。 「樣區法」是先選定要測量的範圍,並且將這個測量的範圍切分成相同大小的小區域,接著計算小區域裡面有幾棵植物或幾隻動物,然後在不同小區域中重複測量幾次,取平均值,最後乘上整體面積,就能估出總數。 而「捉放法」適合用在會移動的生物。做法是先鎖定一批動物,用各種方式做記號後再放回去。過幾天再抓一次,再觀察有幾隻是有記號的。透過計算兩次抓到的數量和記號的比例,就能估算總數。
觀看次數52
修改日期:2025-07-18
《科科學會了》算得出玉山上有幾隻水鹿嗎?│EP3:把課本的「捉放法和樣區法」變有趣!(上)縮圖
國中7-9年級
如果我們想知道一個區域內生物有多少,通常沒辦法一隻隻數,因為這樣太沒有效率了,更別說有些動物會移動,又會大幅地增加了計算的難度,因此科學家們想到了一些估算的方法可以幫我們快速估算生物數量。而常見的方法有「樣區法」和「捉放法」。 「樣區法」是先選定要測量的範圍,並且將這個測量的範圍切分成相同大小的小區域,接著計算小區域裡面有幾棵植物或幾隻動物,然後在不同小區域中重複測量幾次,取平均值,最後乘上整體面積,就能估出總數。 而「捉放法」適合用在會移動的生物。做法是先鎖定一批動物,用各種方式做記號後再放回去。過幾天再抓一次,再觀察有幾隻是有記號的。透過計算兩次抓到的數量和記號的比例,就能估算總數。
觀看次數66
修改日期:2025-07-18
《科科學會了》潛水艇控制浮力的秘密?│EP4:把課本的「浮力」變有趣!縮圖
國中7-9年級
浮力是什麼? 你有沒有感覺過,在游泳池裡好像比較容易把重物抬起來?或為什麼把沙灘球壓進水裡那麼費力,好像水一直想把它頂回來?這股水從下面把東西往上撐的力量,就是神奇的「浮力 (Buoyancy)」!它就像水裡有很多隱形的小手,在幫忙把東西抬起來。那麼,這個「隱形幫手」的力量是一直都一樣大嗎?其實不是喔! 想像一下,你把一個東西慢慢放進水裡。當它只泡進去一點點的時候,就像只有幾個水裡的隱形小手在幫忙抬,浮力比較小。當你把它壓得更深,泡在水裡的部分越多(體積越大),就好像有越來越多的小手一起來幫忙抬,它感受到的浮力就會變得越大!所以物體如果沒入水裡的體積越多,水給它的浮力就越大!
觀看次數57
修改日期:2025-07-18
《科科學會了》水瓶倒立不漏水?│EP5:把課本的「大氣壓力」變有趣!縮圖
國中7-9年級
大氣壓力是什麼? 從早餐用吸管喝珍珠奶茶時可以順利地吸起珍珠,到醫護人員用針筒抽取藥液,甚至是帶著便利商店買的洋芋片上山後,整包變得鼓鼓的,這些日常生活現象背後,其實都是同一股無形力量造成的,而這股力量的來源是我們肉眼所看不見的空氣。 我們生活的地球上,被一層厚厚的空氣包圍著,從地面一路延伸到數百公里外的外太空。而這些肉眼看不見的空氣,其實都有重量,它們會從四面八方擠壓著地球上的每一樣東西。而物體每單位面積所承受的空氣重量,就是所謂的「大氣壓力」。
觀看次數60
修改日期: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