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國中7-9年級(四)
搜尋相關的資源 47 筆
web單旋律型態
利用系統化學習基本的音樂理論與元素,如節奏、旋律、和弦、和聲進行等,並透過習唱課程學習正確演唱高音、節奏及表現性,深化學生音樂專業技能。
黃一軒/市立平鎮國中國中7-9年級
點閱:45
下載:0
web單一活動創新示例編號:音樂 2024-002-1
本課程旨在認識台灣民謠文化傳著重文化,並且能藉由數位工具小組討論,使用keynote歸納台灣民謠的背景與歌詞的重點解析,最後運用Capcut將介紹文字稿以讀稿機模式錄製下來,培養學生對於台灣民謠文化理解和數位表達能力。
黃國哲/苗栗縣建國國中國中8年級
點閱:77
下載:1
web單一活動創新教學示例編號:音樂 2024-002-2
本活動以台灣民謠音樂改編創作,聚焦於數位技術與傳統民謠的融合。學生將學習使用BandLab的Sampler功能,探索Loop創作的無限可能。通過實際操作,他們將掌握數位音樂製作的基本技巧。讓學生共同選擇一首台灣民謠進行創意改編。理解音樂改編的手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須學會如何保留民謠的精髓,並同時賦予其現代音樂元素。
黃國哲/苗栗縣建國國中國中8年級
點閱:99
下載:0
web單元課程創新示例編號:國小音樂 2024-001
"iPad 話民謠 - Loop 編新章"單元透過欣賞台灣民謠,認識文化瑰寶;利用iPad 進行loop 創作,啟發學生以新數位手段詮釋經典;培養對數位音樂製作一興趣,體驗創作樂趣;整合音樂、文化與科技等領域,發掘跨域美學創意;分組合作提升團隊溝通力,發表會則訓練表達能力,全方位提升軟實力。期許學子傳承創新,用數位手段綻放傳統文化新姿采。
黃國哲/苗栗縣建國國中國中8年級
點閱:59
下載:1
web單一活動創新示例編號:音樂 2024-002-3
本活動以台灣民謠音樂改編創作,完成作品後並進行成果展示。利用Padlet平台上傳作品,進行同儕互評和回饋,培養欣賞、表達和建設性評論能力。整個課程強調動手實踐,將文化、音樂和科技緊密結合。學生不僅學習數位工具,更重要的是培養文化意識、創新思維和協作能力。通過親身體驗,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新理解,同時培養面對數位時代的必要技能。
黃國哲/苗栗縣建國國中國中8年級
點閱:65
下載:1
web華麗與污痕
在科技的時代中,學生擁有手機的比例非常高,傳統照本宣科唸課本的方式相對較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也更難在學生腦中留下印象。因此我想利用沈浸式遊戲的體驗,透過學生日常就有可能接觸的遊戲過程,讓學生從服飾、室內裝潢等不同角度認識巴洛克時期,最後將重點帶回到課本上的音樂風格及知識,藉由簡易的創作,讓學生能體會音樂風格所帶來的不同感受。
陳雅文/市立光明國中國中7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69
下載:1
web單元課程教學示例-國中小音樂001
學生運用Keynote數位版面之特性,聆聽音樂並表達其感受到的不同情緒,藉此對於大調與小調的調性有所了解,並以Symphony寫譜演奏出大小調音階,以熟悉其組成音。接著使用GarageBand創作 8 小節 4/4 拍樂曲,並將創作的音樂與情境進行連結,賦予音樂情感。作品分享於 Padlet,進行回饋與分享。
王美善/臺東縣立關山國民中學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17
下載:3
web弦外之音
作業系統:Windows搭配載具:HTC VIVE Focus 3、Oculus Quest 2以國中理化「波動與聲音」為主要開發教材,此VR教材內容包含學習波動原理、聲音三大要素、樂器的發聲原理與共鳴、調音的重要性與聲場模擬與考驗。其為具實作性質的自學版VR教材,運用VR身歷其境的臨場感受,跳脫空間限制,擬真模擬聲波的波形與反射路徑,同時避免樂器等傳統教材之取得性問題。教材以真實音效結合第一人稱視角立體呈現,透過音效、文字框引導學生完成指定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並藉由動手做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理解、推論學習,提升有趣性,此外,在VR教材中不僅可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亦可讓教師透過教育部中控系統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給予適性學習。關鍵詞:理化教育、VR、聲波
蘇育生/國立中正大學國中8年級
點閱:1414
下載: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