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大市集Logo

另開新視窗,顯示搜尋技巧說明 另開新視窗,顯示熱門搜尋文字雲
網站導覽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搜尋相關的資源 124
自然筆記-地球生命與人類文明的大歷史書-資源代表圖
web自然筆記-地球生命與人類文明的大歷史書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播出日期:2022/05/13身在台灣的我們,似乎仍可以見到那些石松、木賊,苔蘚和古老的羊齒植物,許多演化的場景還在我們身處的島嶼持續進行當中。來到熱帶森林中彷彿回到了那最源初的叢林,大地工程師仍握住一張完美的設計藍圖,而我們都身在其中,並扮演著關鍵的影響,但是我們必須看清楚這背後可能隱藏著解決問題的線索。這本書作者Patrick Roberts成書時間已經是2021年,也正是疫情最嚴重的時間,也就是說他心中有一種使命感,希望帶給全人類有一個方向及答案,關鍵主軸就在我們十分熟悉的「熱帶森林」。曾經人類是熱帶森林的「共生者」,而後逐漸變成地球的「破壞者」,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在面對全球暖化及各種環境衝擊的困境,我們又如何從熱帶森林中找回新的連結以及「共生之道」?
點閱:81
下載:0

自然筆記-中研院黃宣衛老師談「成為池上」-資源代表圖
web自然筆記-中研院黃宣衛老師談「成為池上」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從各種文化現象當中去分析「池上」是在什麼樣的歷史條件背景下,成為今天的樣貌。讓我很好奇的,就是傳統漢人文化社會所擁有的「共善共好」的因子,是不是能夠成為一種「地方社會」發展的條件,是不是可以去創造一個更永續的環境?而「人」究竟在其中扮演的什麼樣的關鍵角色?黃老師以人類學者的敏銳視角去分析各種行動者的交互作用,更值得審視的重點是,以「池上米」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命脈,我們看見在地政府跟公民共同努力促成的結果,如何反應出21世紀新自由主義下,國家治理及資源分配的方向,已經慢慢移轉到以鄉鎮為單位,池上如何創造成功的實踐模式。池上的經驗反應公民社會應發揮的凝聚力,也讓「池上人」為自己的地方身份而感到驕傲。這份「自信」正是所有做「社區總體營造」或是「地方創生」工作者所期待的方向,「成為池上」讓我讀到了一句話:「日子必須向前走,但理解卻是回頭看。」相信這本書對「地方」有所想望及追尋的人,都可以帶來很大的啟發。
點閱:70
下載:0

自然筆記-孫元勳談「感官、狩獵與保育」-資源代表圖
web自然筆記-孫元勳談「感官、狩獵與保育」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一根「羽毛」到底要沈載多少的「重量」?我聽見自己內在的聲音。如此輕盈,又如此沉重,在羽毛的背後,所要建構的是一種身分、一種傳承,也可以是一種貪婪,一種虛榮。為了爭奪「羽毛」,可以付出極大的代價,這樣的現象並不難理解,因為人性自古皆然。為了要更了解當代獵人與山林資源之間的關係,我特別來拜訪屏科大的孫元勳教授,並關心熊鷹的保育現況。人類透過狩獵來利用山林資源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文化內涵,但隨著時空轉變,獵人的角色也在現代保育思維下受到衝擊與質疑。不過,在我心中,我更想要尋找的獵人,是能夠與獵場、甚至獵物之間存在著一種更細緻的關係。我期待遇到的獵人,是對自己的獵場有著一種靈性上的連結,並且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生命哲學。他們的感官、感知都與土地緊緊相繫,並理解傳統禁忌,會依照自然節奏來啟動所有的活動,同時對於自己的文化有著高度認同與學習力的精神,他們有著高超的狩獵技能,懂得在資源獲取與山林保育當中找到平衡。這正是我敬重的獵人,也是我期待能看到的獵人精神。
點閱:77
下載:0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漳和人工濕地-資源代表圖
web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漳和人工濕地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位於國道3號中和交流道環道的,<漳和濕地>是新北市第一座都會型人工濕地,民國100年開始設計規劃 103年因高速公路的工程及工程過後需要休生養息時,甫於110年底完成棲地優化、生態環境營造等相關改善工程及措施,目前已對外開放,規劃有濕地導覽與濕地保育操作體驗等活動,並建議行程中加入濕地故事館讓參與者更清楚濕地的重要性。園區已規劃完善的導覽服務與有趣的diy活動,歡迎預約報名,一起了解濕地保育的價值與意義。
點閱:116
下載:1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走讀台灣山林古道-資源代表圖
web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走讀台灣山林古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古道蘊含人文、歷史、地質、地理以及從魚鳥獸與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親子共走共學。登山博物學研究者林宗聖老師從16歲開始登上淡水觀音山之後就愛上了登山 ,並且完成台灣第一本本土山岳博物誌,至今56年,他不但成了台灣登山相關書籍的暢銷作者,還曾兩度獲得金鼎獎肯定;並曾成立古道俱樂部與台灣登山研究所,帶領民眾用博物學精神探訪山林古道 。
點閱:104
下載:0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到深坑國小體驗在地自然與文化之美-資源代表圖
web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到深坑國小體驗在地自然與文化之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新北市深坑國小榮獲110年度戶外教育成效卓著獎,而曾經在20年前首創在體制內學校漁光國小開辦特色遊學,帶動全國舉辦遊學的風氣的郭雄軍校長,曾獲得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特優獎、創意領導獎及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深坑國小結合在地文化特色與自然環境,發展出四級戶外教育課程共12項主題課程。其中<二打少年> 是透過打招呼與打掃廁所的訓練,潛移默化孩子高尚的品格。尤其令人暖心的是在每年四季,各為家境清寒及身心障礙的學生安排一次戶外活動,讓經濟條件不好的孩子也有戶外活動的機會。
點閱:124
下載:2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南瀛海洋保育教育中心-資源代表圖
web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南瀛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世界許多國家已大大提高鯨豚保育意識。並將2月20日定為 世界鯨豚日 ,而就在2022年世界鯨豚日的隔天 ,由海保署所成立的台灣第一個海洋保育教育中心「南瀛海洋保育教育中心」在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安南校區正式揭牌啟用, 這個中心由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負責規劃。走進中心主展場, 超大的抹香鯨骨骼標本立刻抓住眼球、這就是2009年在台南西門路鯨魚氣爆事件的主角。另外也會看到的雖不完整卻非常珍貴的喙鯨以及大村鯨骨骼標本, 當然鯨豚介紹、鯨豚救援任務、海洋生物標本典藏等, 更讓人心之嚮往的是展場空間延伸至成大鯨豚中心的標本處理與解剖室, 可以親眼看見標本如何處理, 透過專業導覽解說, 提供觀眾海洋保育工作任務近距離實況觀察。
點閱:91
下載:0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為孩子留下那片湛藍-資源代表圖
web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為孩子留下那片湛藍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台灣潛水宗旨為「Bring Ocean Into Your Life」,藉由潛水,讓海洋進入大家的生活。讓更多人愛上大海而成為海人,跟著我們一起保護這片大海。親海、知海、愛海,是上天賦予海島國家重要的使命。無論是提供專業的潛水相關課程、保育活動的推廣…都希望能真正的將海洋融入你我的生活。
點閱:84
下載:0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新竹大坪多元智能生態美學實小-資源代表圖
web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新竹大坪多元智能生態美學實小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新竹縣大坪多元智能生態美學實驗小學只有6個班級,120個學生 。以多元理論為基礎,強調有感覺的學習讓孩子每天進學校都達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學校運用理念與實際做法,一到六年級各自負責一塊蝴蝶食草區域,除種植蝴蝶的食草外,並且負責照顧,同時觀察寫報告。他們運用大量戶外教育帶給孩子更扎實而有感覺的體驗與學習,學校採混齡課程,低年級必修弦樂課 ,並且一年級開始到六年級都要寫研究報告,他們稱教室為8號夢想教室,將8倒過來寫變成無限大,讓孩子在學校中時時有發現、處處有學習,以自然為師,成為最好的自己,贏得自己的冠軍。學生找到自己的亮點,累積能力,實現你好我好大家共好的美善境界。
點閱:87
下載:0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七星潭的森林與海洋-18公里礫石挑戰-資源代表圖
web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七星潭的森林與海洋-18公里礫石挑戰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七星潭不是潭也不僅只是大小礫石鋪滿的汪洋海灣,它還有一座隱藏版的森林,種了防海風的林投樹、海濱木槿、海桐等樹種。林務局花蓮林管處與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已共同協力在花蓮七星潭的管理護育2818保安林,2022年春季特別規劃了「七星潭的森林與海洋-18公里礫石挑戰」活動。活動中規劃了三條體驗路線,將結合網路的線上模式,在無真人導覽下運用科技帶領徒步漫遊的方式進行,邀請大家在活動期間前來探索。除了三條路線的線上徒步方式外,也規劃了實體活動,希望參與者透過自然體驗結合森林療癒、漁村文史、生態觀察、天文解說等各面向,對花蓮七星潭有更進一步、更深一層的認識。「七星潭的森林與海洋-18公里礫石挑戰」活動完全免費,歡迎進入黑潮網站了解參加辦法,用雙腳及五種感官來擁抱不一樣的七星潭!
點閱:103
下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