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搜尋相關的資源 136 筆
web永續Earth養成記-大型製造業積極實踐永續觀念
喚醒你的環保魂: 一般人對於台灣水泥公司的印象大概就是製作水泥等印象,但其實台泥連續三年獲得2022天下永續公民獎的「永續公民獎」,已經不再是我們印象中破壞環境的概念了,而貴公司又是如何來執行的呢,所以在今天喚醒你的環保魂單元當中呢為您邀請到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永續辦公室資深協理-葉毓君,要和我們分享台泥和平廠,為亞洲首創「和平港電廠三合一」循環經濟園區的精彩內容,趕緊點進來收聽! 科學生活小百科: 今日我們連線到了花蓮慈濟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三年級學生-曾喜陽,今年參加了教育部舉辦的臺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獲得金牌,要來和我們分享他們的作品研究與科學和永續有什麼樣的幫助呢,值得你一起來了解!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67
下載:1
web青春創學院-法律與倫理-代理孕母法不法?!
過去,生下小孩者,理所當然就是母親。母親與小孩之間的關係與法律責任,本應是天經地義而明確。然而當新興科技打破了上帝的規則,使得無法生孕的女性也能因著科技而擁有小孩時,小孩子的母親於是分為兩種,一是來自血緣的委託者,另一是代理孕產者。這其中為什麼衍生許多的糾紛呢?許多倫理議題若由少年同學觀點來看,將會產生什麼樣的討論?!是否能達成共識? !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58
下載:0
web自然筆記-中研院黃宣衛老師談「成為池上」
從各種文化現象當中去分析「池上」是在什麼樣的歷史條件背景下,成為今天的樣貌。讓我很好奇的,就是傳統漢人文化社會所擁有的「共善共好」的因子,是不是能夠成為一種「地方社會」發展的條件,是不是可以去創造一個更永續的環境?而「人」究竟在其中扮演的什麼樣的關鍵角色?黃老師以人類學者的敏銳視角去分析各種行動者的交互作用,更值得審視的重點是,以「池上米」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命脈,我們看見在地政府跟公民共同努力促成的結果,如何反應出21世紀新自由主義下,國家治理及資源分配的方向,已經慢慢移轉到以鄉鎮為單位,池上如何創造成功的實踐模式。池上的經驗反應公民社會應發揮的凝聚力,也讓「池上人」為自己的地方身份而感到驕傲。這份「自信」正是所有做「社區總體營造」或是「地方創生」工作者所期待的方向,「成為池上」讓我讀到了一句話:「日子必須向前走,但理解卻是回頭看。」相信這本書對「地方」有所想望及追尋的人,都可以帶來很大的啟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49
下載:0
web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生態旅遊
旅遊,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到一個風光明媚的地方走馬看花拍照留念打卡到此一遊過 ,但下次再有人找你你會說去過了,但真的再去一次又覺得陌生 。今天邀請的來賓曾擔任鳥會及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理事長,目前是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顧問陳世揚老師,將與聽眾分享生態旅遊與一般旅遊不同之處 。在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及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大力推動下,生態旅遊被明確定義為:「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於2003年底提出的「生態旅遊白皮書」中進一步定義生態旅遊為:「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正在成長中的孩子更要學會秉持尊重自然、充滿好奇且悠閒緩慢具知性的方式親近大自然,並從大自然中獲得喜悅、知識、與啟發與感動 。而進行生態旅遊最重要的心態是.....懷著一顆謙卑的心 ,以及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除了攝影什麼都不取 。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85
下載:1
web永續Earth養成記-臺灣東海岸的鯨豚保育
喚醒你的環保魂: ,台灣擁有豐富鯨豚資源,全球81種鯨豚,其中27種出現於台灣四周海域,沿海棲息的白海豚到大洋洄游的大翅鯨、抹香鯨皆可見到,從早期台灣作捕鯨基地,至今賞鯨觀光盛行,除政府大力執法,推廣教育使民眾對鯨豚等野生動物保育意識提升。您對於鯨豚的認知有多少呢,許多專業的鯨豚保育學者常談到目前台灣鯨豚正遭遇到生存危機,而他們的生活環境及習性與人類之間又有甚麼關聯呢?今天在喚醒你的環保魂單元當中呢為您邀請到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來為我們分享鯨豚的新知識以及他們在東海岸如何做長期的鯨豚保育計畫呢,精彩內容不要錯過啦!科學生活小百科: 今日我們邀請到了何思瑩營養師和我們一起台美連線,與聽眾朋友一起分享現在國人最缺乏的營養素-鈣(Calcium),是否喝大補湯及魚湯就能攝取足夠的鈣質呢?也許今天的精彩內容會打破你對於飲食上的認知唷,值得你一起來了解!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55
下載:0
web自然筆記-珊瑚媽媽談九孔池的珊瑚夢
人稱「珊瑚媽媽」的她,最初是帶著孩子去自然玩耍,但發揮了新聞人的自學功力,逐漸走向了海洋保育的實踐之路,並且在東北角的九孔池開始復育珊瑚,並且凝聚了潛水教練跟志工的力量,成立了「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讓這份夢想匯集更大的能量,不但讓原本有「環境殺手」的九孔池,成為一個復育生態的基地,甚至也想讓有「蚊子港」之稱的「和美港」成為另一處庇護海洋生態的港灣,讓我們聆聽關於海洋保護的精采故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38
下載:0
webSOS逃生賽-為什麼全球各地高溫創記錄?
暖化使得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也造成更多自然災害與極端氣候事件, 2022年1月13日,西澳大利亞省西北海岸小鎮,氣溫高達攝氏50.7度,而過去幾年,發生了澳洲大火、加州大火、甚至是台灣也曾發生森林大火,無論是自然起火或人為造成,都因高溫而讓火勢更不容易撲滅。高溫對於動植物都造成了生存危機,不少的動物被迫遷徙,更多的動植物因大火而被傷毀,除了,森林大火外,全球因高溫而死亡的人數也不斷創新高,許多建設也因為高溫變型而無法正常運作。生活在台灣的大小朋友,也感受到了日漸攀升的高溫,面對熱浪來襲,人們到底該怎麼辦呢?「SOS逃生賽」單元,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高溫災害有關的三道問題,從問題中更了解高溫災害,也學習如何避免高溫傷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92
下載:2
web永續Earth養成記-科博館自創實境解謎遊戲
喚醒你的環保魂: 近年來在台灣越來越夯的「實境遊戲/密室逃脫」你有玩過了嗎?遊戲在考驗的除了邏輯力、觀察力、聯想力、翻找能力與統整能力外,團隊合作也非常重要,每當蒐集到一個提示或關卡任務時,解謎的部分能更順暢,玩起來一氣呵成;比較不會四處卡關,導致心力憔悴, 可以更完美、流暢的體驗遊戲,親身了解遊戲倍受推崇的原因。而在今天的永續Earth養成記當中呢我們邀請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的王斌威博士,以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的約聘服務員嚴中佑,來跟我們分享今年暑假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有自創一款大型的實境解謎遊戲,名稱叫做「16歲的生日禮物」,而兩位受訪者就是本次的計畫主持人以及遊戲設計的開發者。歡迎所有的家長能帶著放暑假的小朋友們一同到科博館感受知識邏輯與遊戲娛樂結合的實境解謎遊戲唷,精彩內容歡迎收聽。 科學生活小百科: 今日我們邀請到了開南中學實驗研究組組長-張丕白老師,他是位來自理化相關背景的老師。而今天老師要來跟我們分享由科學理論的角度去看待現在時下流行的美甲,不論是指甲彩繪還是光療美甲都可能因為裡頭的物質導致人體健康上的危害,實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趕緊點進來聽聽今天的內容!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67
下載:0
web永續Earth養成記-世界第一個循環型都市農園
喚醒你的環保魂: 歷經十四年研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正忠教授所帶領的團隊,完成第一個在家中陽台即可建置的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80×115平方公分),可望有效解決台灣所面對的三大環保問題-熱島效應、大量回收瓶及廚餘處理,同時它也是全世界第一個原型再利用回收瓶為基座,既環保又能解決環境問題,真是一舉數得。所以在今天的永續Earth養成記當中我們就邀請到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正忠教授來和我們介紹他所研發出來的循環型農園DIYGreen。精彩內容千萬不要錯過!科學生活小百科: 在前段喚醒你的環保魂單元聽到了高教授長期研究的成果,那今日的科學生活小百科單元中呢,我們邀請到了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國小部自然教師-陳如華,來跟我們分享他是如何來實際應用循環型農園DIYGreen,另外他也將此農園推廣到學校裏頭融合食農教育,今天的生活小百科單元非常精采,趕緊來收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86
下載:0
web小發現大科學-發生地震時,到底該躲那裡?
台灣位處於地震帶,因此小學有地震的防災演練,大眾常聽到的地震躲「黃金三角」,這可是不正確的訊息喔,當地震發生時,如果能及時躲在正確且安全的位置,就能避免自己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地震有關的三道問題。人在室內時,如果發生地震,該直接往戶外跑嗎?該先做什麼事?若在室內,應該要躲在那裡較安全?如果小朋友是睡覺時,被地震搖醒,這時該怎麼處理? ●「科學酷檔案」: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體系與社會經濟組 吳郁坪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了解發生地震時該怎麼辦。 ●「英雄救難隊」聽聽地震救難的故事。學習地震當下該做的事,是自我保護的好方法。面對大地震,平日做好準備,就能把災害降到最低,即使不小心被困在屋內,也能增加自己獲救的機會。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80
下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