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閩南語
國小3-4年級(二)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4 筆
web母語日中秋博餅
中秋博餅是福建、臺灣地區的一種民俗。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遊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遊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陳義文/玉山國小國小1-6年級
點閱:748
下載:23
web獅詞新調
一、摘要 首先藉由介紹安平劍獅特性的簡報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接著進行發展活動:介紹與教讀童詩【劍獅心事你敢知】、【安平劍獅】;最後以發表童作詩詞為統整,以發表詩詞吟唱做總結。 因此,童趣的課程能吸引學生主動學習,並且在完成教學活動,又有小試身手的評量活動,希望藉由多元評量的方式,引起學生對鄉土的學習興趣,及在快樂的氣氛中,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進而養成愛鄉愛土的情操。最後,由衷希望同學們都能能夠立足鄉土,放眼未來,當個學識豐富的小導遊,對安平有整體的認識。 在整個課程中,除了老師易教外,受益最多的是學生了,透過教學簡報、光碟片的應用,在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上幫了很大的忙,使孩子們更加喜愛這次的課程及對安平有更深的情感,對自己的家鄉有更深刻的認識和體驗,那種成就感是難以形容的。 二、教學理念 劍獅是臺灣人紀念鄭成功打敗荷蘭人的開臺先民避邪吉祥物,也見證了安平四百年來的歷史,近年來,台南市政府以劍獅為主題,設計一連串的活動,讓小朋友認識到劍獅的可愛。因此我們決定以安平最著名的祥獸---劍獅做開端,結合學生的舊經驗,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以對話的方式引入主題,就像是在閱讀一本童話故事,而不是單調的課文,而這一系列的教材內容由淺入深、由鄉土關懷延伸至鄉土語言,擴展到多元面題,希冀培養學生愛鄉愛土的情操。 課程內容多童趣,以吸引學生主動學習,並且在完成教學活動,又有小試身手的評量活動,希望藉由多元評量的方式,引起學生對鄉土的學習興趣,及在快樂的氣氛中,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進而養成愛鄉愛土的情操。 最後,由衷希望同學們都能能夠立足鄉土,放眼未來,當個學識豐富的小導遊,對安平有整體的認識。
蔡鎮任/安平國小國小3年級
點閱:842
下載:19
web踅夜市-1
1. 將本土語的學習和生活結合。 2. 了解家鄉美食並做發表。 3. 熟念課文並於家庭生活中使用。 4. 能用閩南語說出本土美食和外國食物的不同。 5. 能透過唱念閩南語童謠認識鄉土文化。
許銀春/後營國小國小4年級
點閱:1290
下載:63
web臺羅山頂好 迌~八聲七調我上
台語課好玩嗎?台語文看得懂嗎?台羅拼音拼的出來嗎?變調問題怎麼教? 本土語言在學校實施多年,但每每遇到拼音教學,教科書不是以『略讀』表示,教學者便是不諳其道草草帶過。尤其是閩南語中八聲七調的變化,更是使得平日就較少開口說閩南語的學生一頭霧水。有鑒於此,教學團隊常思索著如何以淺顯易懂的教學方式,讓學童容易上手,一學就會。
陳瑞梅/海東國小國小3年級
點閱:616
下載:26
web咱是一家人
隨著時代的演進,雙薪家庭的增加,性別平等觀念的普及,連帶使得家事活動隨之產生「質」變,「家務處理」已經從過去母親一個人的責任,轉變為全家人的責任。 所謂家事活動所包含的範圍非常的廣泛,舉凡居家環境的整理,或洗衣、燒飯、外出購物等煩瑣雜務等均可歸屬。訓練孩子負責,應該從做家事做起,一個會做家事的學童,一旦離開家庭,很容易就可以融入社會。 從兒童生理發展來看,學童在參與家事的過程中,可以透過肢體的操作,經由大肌肉的運動促進小肌肉的發展,所以家事活動在學童成長的歷程中,應該讓孩子經由參與家事操作,協助其生理發展。 本課程希望學童藉由參與家事活動的過程中,體會父母為家庭所做的努力,並認知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能同心協力的共負營造幸福家庭的責任。
陳心怡/鹽水國小國小3-4年級
點閱:665
下載:39
web永福囝仔踅州廰
針對中年級所設計的「永福囡仔踅州廳」,是讓學生認識學校附近屬於日治時期的建築歷史。 第一單元從日治時期的台南州廳談起,經歷台南市政府時期,到現在的台灣文學館的歷史沿革與建築特色。 第二單元「繁華熱鬧-末廣町」,讓學生知道位於學校旁舊稱「末廣町」中正商圈的林百貨(五層樓)與土地銀行(勸業銀行)。 第三單元介紹台灣首廟-天壇(亦稱天公廟),天公廟為明鄭時期百姓祭天所在,為早期府城人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
蘇振輝/永福國小國小3-4年級
點閱:613
下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