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2,637 筆
appSimpleMind Free mind mapping心智圖製作
圖像式的心智圖製作app,可輕易增減項目,有豐富的樣式,讓心智圖的顏色多變。是一款輕鬆入門的心智圖製作app。 歐德孝 SimpleMind Free mind mapping心智圖製作 非常簡易的心智圖製作app,在操作上極為容易,全部用圖樣式來說明其功能,對於剛入接觸的學生,可說是無障礙學習。但有一個缺點,就是其圖形在免費功能版本無法輸出圖檔,甚為可惜。我們嘗試用心智圖將家鄉地名的來源、傳說、故事等,在消化後化為心智圖,目的在讓我們有系統性的介紹家鄉地名。心智圖有幾項優點簡單好上手、鼓勵創造與自我表達、表達簡潔的垂直關係、容易衍伸,加入新的元素等優點,當然,學生必須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較能掌握心智圖的要點。
歐德孝/澎湖縣縣立中興國小國小3-6年級
點閱:1098
下載:16
web第二單元家庭與倫理-家庭的功能
引導學生透過觀察,能分享家庭重視的價值與培養的生活習慣,並能覺察省思家事分配的公平性,及實踐做家事,養成負責的好習慣。
劉曉親/市立北勢國小國小3-4年級
點閱:12
下載:1
web康軒3上社會第三單元 自治與安全─班級的自治活動
引導學生思考班級裡存在的問題,為了維護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與小組成員討論班級公約內容,再透過班會討論和表決通過,讓學生瞭解班級自治應有的態度,每個人都有遵守班級公約的責任。
劉恬芳/市立北勢國小國小3年級
點閱:29
下載:3
web傳統技藝-羅漢
此為臺灣皮塑工藝大師詹鏐淼先生的作品。利用皮革的膚色來呈現人物的皮膚質感,不同於木頭材質的硬度,皮革的柔軟更能展現襯托出流線的美感,而且不是其他材料所能達到的效果。透過皮革生動地表現出羅漢衣紋的線條、容顏的立體感,讓觀者感受到「羅漢」的外在情緒以及莊嚴姿態。詹鏐淼認為皮革的應用範圍,可以從實用的日用品轉而走向非實用的裝備性及藝術性,並且認為皮革可能從平面的表現(皮雕)進而轉向立體化的表現,此作品即是發想自此。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54
下載:0
web傳統技藝-茄苳入石柳方凳
本件為茄苳入石柳方凳,形式上是以深色的茄苳木作為主要材料,其他部位基本上少做裝飾,但在椅面下方則做束腰,束腰下方的的裙板則做出茄苳入石柳的異木鑲嵌裝飾,透過淺色的石柳木片與深色的茄苳底板,不同木材的鑲嵌達成色彩與材質對比的視覺效果。在裝飾主題上,是以梅花與兩隻雀鳥為題材,雀鳥在梅枝上跳躍互動的圖像象徵了喜上梅梢的意涵。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63
下載:0
web再造歷史現場-家屋修復過程
佳心Istasipal家屋位在玉山國家公園境內,自卓溪鄉瓦拉米步道登山口入山,徒步走約5公里路程即可抵達,「佳心舊社Istasipal家屋修復工作」委由臺東大學執行,邀請參與過地景修復試作計畫培訓的族人一同參與,在家屋原址依布農族傳統家屋形制與構法進行修復,這棟傳統石板屋建築面積為43.19平方公尺,修復前的家屋遺跡,僅餘3面傾圮的石牆、屋內2個三石灶、室內葬及幾塊鋪在地上的大石板等遺構。 布農族石板屋由一組完整木結構、屋頂鋪設石板及四面疊石牆所構成,屋內備有小米倉、三石灶和隔間的臥房等,屋外前庭則會鋪設石板,屋後和兩側建置排水系統等,每個工項都有精細的建築技法和相應的複雜知識系統,此次計畫不只修復石板屋,也整理家屋周邊的2塊耕地及採用生態工法和布農族人的方式手作步道,逐步再現佳心舊部落的文化、社會與歷史地景,並同步紀錄相應的儀式和祭儀,佳心舊部落Istasipal家屋除是復振布農族石板屋文化與建築工法的新起點,更是具時代意義的里程碑。 自計畫起始日至今已執行了31次家屋維護工作紀錄,執行日期從2021年9月13日直到2022年11月15日共有62週,因此要執行31次的維護管理。 維護重點主要為視察屋內人字木結構水漬檢查、隔間木構建築蟲腐蝕檢查、家屋周遭環境清理與營地設施檢查。由固定工班進行兩週一次的維護工作,包括巡查及紀錄、室內煙燻木購屋架以及環境整理。若遇天災或人為破壞情形,進行緊急處理。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51
下載:1
web傳統技藝-老鞋匠
此雕刻為皮雕作品,作者段安國先生,擅以細膩的手法表現庶民生活的情景,作品多以懷舊的場景呈現,對於人物的刻劃生動。物質生活較貧苦的早年臺灣社會,鞋若有破損,都會找鞋匠修補,而鞋匠的工作場所也相當簡易,往往只需要一張椅子跟修鞋工具即可操業。這件作品是表現鞋匠正專注修鞋的情形,地上還有許多待修的鞋子,許多工具也未收,可見其忙碌的情形,也表示這位老鞋匠技術應相當可靠,才有許多顧客上門。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04
下載:1
web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
此為一組八片木製屏風中的一件,主題為「六國合縱」。雖然合縱結果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但畫中六國人物並非敗亡之樣,而是表情和樂穿著喜慶,此幅作品或有團結一心、和平長存之意。整體來看,此組屏風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吉祥圖案,中段以三到五塊彩繪玻璃飾之。這些彩繪玻璃主題配置井然有序,中央六片彩繪將戰國時期楚、趙、魏、韓、燕、齊六國人物分配其中,較小的作品則有八仙人物、花卉、龍鳳等吉祥圖案,下端並繪有山水景色。畫作筆法純熟細膩,賦色鮮豔亮麗,為傳統民間工藝極佳之作。此單件作品除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外,中段為三片彩繪玻璃的組合。其中上下兩端面積較小,內容分別為八仙中的李鐵柺(攜有八寶中的葫蘆)及山水風景畫。而中間最大面積的玻璃畫為戰國時期六國合縱中的齊、趙兩國官將及隨從。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60
下載:0
web傳統技藝-農家樂-滿足
此為臺灣皮雕大師葉發原的作品「農家樂」之滿足,「農家樂」透過高超的皮革立體雕塑技法,將臺灣早期農民樸實和樂的生活,諸如頭戴斗笠、簑衣防雨、挑扁擔及拿鋤頭等等常見情景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葉發原的作品多結合皮雕與皮塑技法,並以自然與生命為題材,透過靜態的牛皮,彰顯出作品渾然有勁的生命力。作品風貌充滿農村閒情、田園之趣以及鄉土眷戀,呈現對臺灣土地的關愛,兼具藝術與人文特質。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99
下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