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大市集Logo

網站導覽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2,602
古的科學道館-傳統原民樂器-口簧琴、木鼓-資源代表圖
web古的科學道館-傳統原民樂器-口簧琴、木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傳統原民樂器道館』,原住民所使用的樂器大多是從大自然取材,木頭、竹子都是可用於製作樂器的主要材料,原住民的樂器,除了可用於娛樂、歌舞伴奏之外,還可以傳遞訊息。 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原住民的樂器文化吧!
點閱:36
下載:0

古的科學道館-台灣夏日古早味-資源代表圖
web古的科學道館-台灣夏日古早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早年台灣沒有冰箱等冷凍設備,需要向挑著冰水桶和木櫃的小販購買各種「冰」製品。從枝仔冰、剉冰、叭噗、芋仔冰、人力搖搖冰等,許多滿滿台味的古早冰品正逐漸消失中。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冷吱吱道館』,早年台灣沒有冰箱等冷凍設備,需要向挑著冰水桶和木櫃的小販購買各種「冰」製品。從枝仔冰、剉冰、叭噗、芋仔冰、人力搖搖冰等,許多滿滿台味的古早冰品正逐漸消失中。 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台灣夏日的古早味文化吧!
點閱:26
下載:0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的打火機-火摺子-資源代表圖
web古的科學道館-古代的打火機-火摺子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古時候沒有打火機,也沒有瓦斯爐,古人想用火的時候該怎麼點火呢?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火能源道館』,古人費盡心思發明了各式方法保存火苗,其中包括了有現代打火機之稱的「火摺子」。什麼是「火摺子」?它真的跟打火機一樣方便嗎? 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了解古人用火的智慧有多厲害吧!
點閱:30
下載:0

古的科學道館-原住民的小米生活文化-資源代表圖
web古的科學道館-原住民的小米生活文化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小米文化道館』,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古老而深遠,他們將小米視為一種神聖的作物,不僅是收穫祭典上的聖物,更是飲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小米象徵財富,像是布農族人曬小米的時候,小米曬得越多,越能顯是家族的富有。小米是早期原住民族日常生活中的主食,雖然是主食,但卻不是經常能夠吃到,小米對原住民族而言,是一種上天賜與的珍饈,不能用金錢衡量。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原住民的小米生活文化吧!
點閱:45
下載:0

自然筆記-專訪萬俊明老師談西拉雅文化-資源代表圖
web自然筆記-專訪萬俊明老師談西拉雅文化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專訪萬俊明老師談西拉雅文化
點閱:34
下載:0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人如何辨別方向?-資源代表圖
web古的科學道館-古代人如何辨別方向?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在古代,沒有高科技衛星,沒有GPS定位,如果失去方向的時候該怎麼辦?磁石、指北針的功用是什麼呢?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東西南北道館』,了解一下古時候沒有高科技,沒有GPS定位,如果失去方向的時候該怎麼辦?趕快加入我們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一起發現古人辨別方向的智慧與方法吧!
點閱:41
下載:0

古的科學道館-古人的食物保存術-資源代表圖
web古的科學道館-古人的食物保存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古時候沒有冰箱,要怎麼保存食物?又要如何防止蟑螂、螞蟻來偷吃呢?古人為解決問題又有哪些巧發明與智慧在裡頭呢?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食物保存道館』,了解一下古時候沒有冰箱,到底古人要怎麼保存食物?不讓食物腐壞呢?而古人為了解決食物保存的問題,又有哪些巧發明與智慧在裡頭呢?趕快加入我們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一起發現古人的食物保存術吧!
點閱:30
下載:2

自然筆記-傀儡花+石虎收容故事與研究-資源代表圖
web自然筆記-傀儡花+石虎收容故事與研究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專訪台灣文學獎得主陳耀昌醫師-談其著作「傀儡花」+石虎收容故事與研究陳耀昌醫師接受「自然筆記」的專訪,介紹了創作的背景及心得,也談到他如何結合對歷史的興趣以及醫學背景,對台灣的文化及土地認同進行深度紥根的工作,讓我們用更國際的視野,來看待自己的歷史。
點閱:32
下載:0

自然筆記-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資源代表圖
web自然筆記-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第一次採訪鄭安晞老師是因為拜讀了他的「烏來的山與人」,後來還邀請他上我的電視專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d7rXOKmw0) 。最初對安晞的印象就是一位學者,並沒有真正見識他在田野登山與踏查的功力。直到閱讀到這本「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時,我才真正看到屬於他的探險靈魂,與山林踏查與歷史建構的功力。而對於一位有著深厚民族學與歷史學訓練的學者而言,安晞所修復的是一段極為挑戰的路線,卻對布農族群有著重要歷史記憶的生活空間。「中之線警備道」是日據時代的警備道,沿著郡大溪流域,又稱作「郡大溪古道」,同時也是關門古道與日治八通關越嶺道之間重要的連結道路。當初是為了加強控制郡社群與巒社群兩大布農族群,後來到了1930年之後,這個區域的布農族群慢慢被遷移,「中之線」也逐漸被遺忘,而安晞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重新爬梳了所有歷史檔案與文獻資料,也透過十多次的探尋調查,把這條已經消失的中之線重新找回來,同時也帶領布農族人重新回到自己的舊社,這樣的努力對台灣整體歷史建構有著深遠的意義。
點閱:36
下載:1

自然筆記-聽見里山系列第六集-聽見望美-資源代表圖
web自然筆記-聽見里山系列第六集-聽見望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里」有田有土,意味著土地上耕作的行為與活動,而面臨土地生產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在當代的則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在望鄉與久美部落的里山中,讓我們透過聆聽的角度去認識環境,以及關於原住民產業轉型與山林智慧傳承的故事。
點閱:37
下載:0

上一頁按鈕圖示下一頁按鈕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