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國小3-4年級(二)
搜尋相關的資源 1,022 筆
web文化保存-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Tjavaus.Alunguya陳利友妹)
排灣族的服飾在原住民當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之一,早期以繁複的夾織廣為收藏家所喜愛,近年來以刺繡的技巧及豐富的紋樣表現族人對刺繡藝術的天份。服飾上的圖紋大抵為象徵祖靈的人頭紋、象徵時間的太陽紋、象徵父親的百步蛇紋、象徵母親的陶壺紋及變化多端象徵自然生命的花草。排灣族刺繡的各種紋樣,例如:祖靈像圖紋、人頭紋、太陽紋等以刺繡技法創作。作品具東排灣地區的文化特色,顯現族群持續累積與發展的軌跡,更展現部落的人文與社會生活風貌。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96
下載:1
web文化保存-刺繡(劉千韶)
刺繡是臺灣女紅文化的代表性技藝,技藝展現具豐富性、時代性,過去亦是婦功與婦德之表徵,被廣泛應用於服飾文化與生活應用上,對人類文明生活有重大意義,並具備高度文化代表性。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88
下載:1
web文化保存-錫工藝(陳萬能)
臺灣錫工藝的發展自清乾隆時期,鹿港因是對外通商的海口之一,而成為早期錫匠聚集與錫器發展的區域,臺語俗諺:「入門看交椅茶几,桌上看花瓶五賽」,所謂「花瓶五賽」,包括香爐與成雙成對的花瓶、燭臺,共五件錫製品;意即從每戶人家的大廳,可看出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此外,錫藝具有「賜福」、「賜予」意涵,在民間廣受大眾歡迎。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42
下載:0
web文化保存-泥塑(杜牧河)
泥塑乃是以泥土為原料,手工捏製成形的民間工藝。臺灣泥塑深入民俗、宗教,不僅具高度藝術價值,也敏銳反映時代特色及審美觀,極具地方文化特色。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23
下載:0
web文化保存-細木作(游禮海)
細木作工藝自明清時期傳入發展至今,其技法、式樣、紋飾充分反映臺灣信仰習俗與生活歷史脈絡與時代、社會變遷,富含文化生命力與地方特色,為臺灣極具代表性的生活工藝。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23
下載:0
web文化保存-漆工藝(黃麗淑)
漆器為古昔生活用品,王清霜先生所製作漆器除生活運用外,其漆藝高尚精妙,在藝術上具有重要價值,在藝術史上具承先啟後之地位,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96
下載:0
web文化保存-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Ljumiang.Pacekelj許春美)
古樓部落向以織布工藝聞名,日本學者宮川次郎於1930年拜訪Kunanau社(今古樓)時,仍看到約有二十位的織者,並有精緻優美的作品產出。依其觀察,排灣族傳統織布代表部落是Kunanau社(今古樓),可見古樓在排灣族織布傳統維繫之代表性。排灣族傳統織布之圖紋反映族群回應所居環境的智慧、家族的傳承以及織者的創思,深具藝術價值與文化代表性。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96
下載:0
web文化保存-Lmuhuw na Msbtunux(泰雅族大嵙崁群口述傳統)(WatanTanga(林明福))
一、泰雅族傳統社會對社群規約運作、歷史記憶、文化傳承是以祖先的語言敘述或吟唱的方式來進行。針對上舉內容透過精練的語言而以特定的說唱方式呈現之口述傳統,在Msbtunux(大嵙崁群)被稱為Lmuhuw。sraral qalang Tayal kwara squ gaga pinbkalan ggluw, ptas pinhkngyan, p’ubuy squ gaga qnxan ga, spuwah nha pqyan ke’ini ga ssluhuw nha. zywaw yan qani skahul squ r’tung ru z’ziq nqu ke’, Lmuhuw zywaw raral ga siyan nha tuqiy. squliq Msbtunux ga Lmuhuw ’san nha. 二、泰雅族Msbtunux大嵙崁群的Lmuhuw口述傳統,保留了豐富的族群歷史和語言智慧的結晶,所傳遞之知識、價值觀、起源遷徙敘事、歷史、規範等內容,具文化意義並具一定之完整性。 Lmuhuw squ kinraran qu Tayal Msbtunux ga, s’unan piyux balay rekisi ru kinbaqan nqu ke’, sinpubuy nya kinbaqan, kinbleqan, zywaw nqu tringan hinhzi’an pinsbkan, rekisi pinhkngyan, gaga kwara qani ga, llgan nqu qpzing na gaga qnxan ru ini psyahok ana qutux. 三、傳遞族群創世神話、始祖傳說、生活慣習等,為泰雅語言智慧的結晶,並保留了族群的歷史記憶。述說與吟唱保留了族群起源、族群遷徙、祖先遺訓、傳統領域等泰雅族群認同要素。smatu’p’ubuy ke’nqu kinbalay kayal ki rhyal, ke' pinqyan kinbkisan,gaga qnxan Tayal.kwara qani ga, sisay muci kinbaqan kinbkisan, ru smku’squ rekisi pinkhngyan Tayal. pqyu squ ke’ru Lmuhuw, smku squ ’ringan na Tayal, shzi’an Tayal,sinbilan ke’ bnkisan, qqyunam, kwara stnaqan ta inlungan na Tayal. 四、WatanTanga林明福表現形式及實踐仍維持一定之傳統方式,為大嵙崁溪流域泰雅族少數擅說且能以古調吟唱,並知曉意義。能進行傳承,並具有傳承能力與意願。nrasan ru kinkhngyan ni WatanTanga ga, pira squ qnxan na raral, ini nya z’an. ubuy mubuy squ Msbtunux ga, ungat squliq baq pqyu zywaw kinraral, spuwah nya lhugan raral mqwas uzi, ru baqun nya imi nya. thuyay squ p’ubuy ru maki balay inlungan nya mcizywaw.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95
下載:0
web文化保存-傳統建築彩繪(莊武男)
傳統建築彩繪於常民生活及建築上有其重要性及價值,保存者擅於傳統彩繪技法,並融合民俗內容之寫生描繪,益增傳統風貌。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59
下載:0
web文化保存-傳統建築彩繪(陳夀彝)
傳統建築彩繪於常民生活及建築上有其重要性及價值,保存者擅於傳統彩繪技法,並融合民俗內容之寫生描繪,益增傳統風貌。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50
下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