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35,870 筆
web動手玩創意---樹枝蟲的製作
校園環境整理時常會修剪花木,對於較高的樹木所修剪下的樹枝興起了廢物再利用的念頭,指導學生製作樹枝蟲期望以此來引起學生愛物惜物及環保的概念,讓不起眼的小樹枝也能打造生活中的大精采。
蔡淑娟/花蓮縣溪口國小國小4年級
點閱:420
下載:14
web寶珍創新教學發表0519
檔案來自社群『ECFA(Eduaction, Culture, Future, Association)』研發之教學方案設計【我的手工書】
蔡寶珍/花蓮縣鑄強國小國小1-6年級
點閱:397
下載:6
web 5I教室~全部「動」起來【油土動畫製作】
1. 運用簡便的數位科技工具於藝文創作,充份發揮藝文領域的原創性與數位科技的便捷性,完成具有趣味的動畫作品。2. 於創作與後製過程中,學會並熟練數位科技工具。3. 油土動畫製作的課程設計,可使學生盡情的發揮其天馬行空的原創性,而不受据束的發想;輔以數位科技可以更有效且便利的完成作品,使學生的創作歷程除具有趣味性之外,更能滿足其成就感。
黃義峰/花蓮縣志學國小國小5-6年級
點閱:236
下載:6
web補魚趣(含教學演示)
湛藍的大海孕育著豐富的魚類資源,希望藉由課程介紹各種漁獲方式以及在地定置魚場特有的文化,進而激發學生對於海洋的好奇心,帶領學生進入海洋世界,培育學生喜歡海洋、親近海洋,更要愛惜我們唯一的海洋。
鄭健民/花蓮縣宜昌國中國中7-8年級
點閱:296
下載:10
web動物狂歡節
在構思「動物狂歡節」這個教學單元時,心裡面最直接的想法即是---讓小朋友將對動物的感覺透過不同的表現方式呈現出來。由於自己是藝文老師(音樂),因此,便以自己領域最熟悉的「 動物狂歡節」課程為思考的主軸。 在課程設計發展的過程中,先想到的是要讓小朋友認識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其次,想到要小朋友模擬動物狂歡節的創作形式---「 以樂器來表現一段動物小故事,透過小組合作來創作」因此,有了「小小作曲家」課程。 再往前推展,感覺既然有音樂創作,那何嘗又不能有語文創作呢?動物的世界我們看得到,或喜歡他們可愛的習性,或喜歡他們優雅的身影,如小貓咪的靈巧、小鳥的輕盈、獅子的雄壯…….這樣的觀察與想像其實都是創作的元素,而我覺得小朋友在平常的生活中與牧場之歌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已經漸漸俱足了這樣的創作元素,因此,「小小動物狂想曲」的課程因應而生。希望小朋友透過自己奔放的想像力,創造一個小小的動物故事。 而「coffee的異想世界」則是一個語文創作的前導,一方面讓小朋友可以深入認識身邊的小動物-小貓咪的習性,一方面希望透過簡單的對話框練習,讓小朋友學習怎麼樣開始創作,從最基本的練習------寫對話框開始,我想孩子應該不至於害怕創作。 最後的「動物party」則是希望透過簡單的節奏與律動,為「動物狂歡節」這一個課程做個最恰當的註解,既然是「動物狂歡節」,就沒有制式的規範,結合自己對動物的想像,創發各式的動作,再加上不一樣的音樂催化,透過團體動力----「要跟著中間的動物主角舞動」,在這樣的舞動中,每一個人都是主角,大家都會跟著你做,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會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這對於團體的互動是亟有助益的。 經歷了動物狂歡節課程後,希望孩子們透過小組的合作,達成各組預定的目標,也希望孩子們在合作的過程中,能體認自己與他人角色之分工,願意貢獻自己所長,在團體中得到珍視感與成就感。我想,若能達成這些目標,整個動物狂歡節就不僅僅是歡樂而已,還更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義,這應該也是合作學習深刻的目的所在吧! 以下是動物狂歡節的課程活動目標: (一)透過教師的投影片講解、影片的欣賞、同學的發表與討論,更深入了解貓咪的世界。 (二)透過對動物的喜愛,想像小動物的世界,可以完成一段動物對話。 (三)透過小組合作,完成一段動物故事。 (四)透過小組合作,以動物為主角,運用不同樂器,創作一小段動物樂曲。 (五)透過團體互動,參與音樂及肢體結合的律動,進而學習在團體中表現自己。
鄭榮祺/花蓮縣志學國小國小4-5年級
點閱:1930
下載:293
web志學人物誌
99學年上學期與東華大學華文系合作【志學社區巡禮活動】,透過相關課程的連結及大學生的分組協助指導,五年級生學會了進行採訪的基本概念,也能利用文字、相機紀錄來志學社區的機關場所及店家。 這學期安排【志學人物誌】的本位課程,希望同學們能運用上學期學到了的採訪技巧,更深入且集中報導某一特定族群,並將採訪紀錄寫成小故事、繪製成小書。期望能透過親口親筆寫故事、說故事的過程,讓學生更了解志學社區的小人物的點點滴滴,也能理解文化工作者的辛苦,進而體會自己對社區文化傳承該肩負的重任。
施瓊虹/花蓮縣志學國小國小5-6年級
點閱:382
下載:11
web我愛阿美族服飾
綜合課程涵蓋人與環境及社區觀察,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社區的認識,利用圖片賞析,學生能認知阿美族的服飾特色及捕魚祭的意義,由實際參與活動,讓學生親身去感受體驗,並能對社區中阿美族的風情有著更多的認識,進而欣賞並珍愛自己文化。
郭信政/花蓮縣月眉國小國小3-4年級
點閱:887
下載: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