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構思「動物狂歡節」這個教學單元時,心裡面最直接的想法即是---讓小朋友將對動物的感覺透過不同的表現方式呈現出來。由於自己是藝文老師(音樂),因此,便以自己領域最熟悉的「 動物狂歡節」課程為思考的主軸。 在課程設計發展的過程中,先想到的是要讓小朋友認識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其次,想到要小朋友模擬動物狂歡節的創作形式---「 以樂器來表現一段動物小故事,透過小組合作來創作」因此,有了「小小作曲家」課程。 再往前推展,感覺既然有音樂創作,那何嘗又不能有語文創作呢?動物的世界我們看得到,或喜歡他們可愛的習性,或喜歡他們優雅的身影,如小貓咪的靈巧、小鳥的輕盈、獅子的雄壯…….這樣的觀察與想像其實都是創作的元素,而我覺得小朋友在平常的生活中與牧場之歌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已經漸漸俱足了這樣的創作元素,因此,「小小動物狂想曲」的課程因應而生。希望小朋友透過自己奔放的想像力,創造一個小小的動物故事。 而「coffee的異想世界」則是一個語文創作的前導,一方面讓小朋友可以深入認識身邊的小動物-小貓咪的習性,一方面希望透過簡單的對話框練習,讓小朋友學習怎麼樣開始創作,從最基本的練習------寫對話框開始,我想孩子應該不至於害怕創作。 最後的「動物party」則是希望透過簡單的節奏與律動,為「動物狂歡節」這一個課程做個最恰當的註解,既然是「動物狂歡節」,就沒有制式的規範,結合自己對動物的想像,創發各式的動作,再加上不一樣的音樂催化,透過團體動力----「要跟著中間的動物主角舞動」,在這樣的舞動中,每一個人都是主角,大家都會跟著你做,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會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這對於團體的互動是亟有助益的。 經歷了動物狂歡節課程後,希望孩子們透過小組的合作,達成各組預定的目標,也希望孩子們在合作的過程中,能體認自己與他人角色之分工,願意貢獻自己所長,在團體中得到珍視感與成就感。我想,若能達成這些目標,整個動物狂歡節就不僅僅是歡樂而已,還更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義,這應該也是合作學習深刻的目的所在吧! 以下是動物狂歡節的課程活動目標: (一)透過教師的投影片講解、影片的欣賞、同學的發表與討論,更深入了解貓咪的世界。 (二)透過對動物的喜愛,想像小動物的世界,可以完成一段動物對話。 (三)透過小組合作,完成一段動物故事。 (四)透過小組合作,以動物為主角,運用不同樂器,創作一小段動物樂曲。 (五)透過團體互動,參與音樂及肢體結合的律動,進而學習在團體中表現自己。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領域:綜合活動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學習表現:2d-Ⅱ-1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3d-Ⅲ-1 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珍惜生態資源與環境。
領域:國語文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Bb-Ⅱ-3 對物或自然的情懷。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學習表現:6-Ⅱ-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5-Ⅲ-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內容。
領域:藝術領域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表E-Ⅱ-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表P-Ⅲ-1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領域:健康與體育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Ca 健康環境
Ce 其他休閒運動
學習表現:4a 自我健康管理
2b 健康正向態度
領域: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INe-Ⅱ-10 動物的感覺器官接受外界刺激會引起生理和行為反應。
INg-Ⅲ-2 人類活動與其他生物的活動會相互影響,不當引進外來物種可能造成經濟損失和生態破壞。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