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文化保存-猴硐車站
猴硐舊稱猴洞,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因山中多猴群藏身洞穴而得名,地名沿用至今。清乾隆末年時此地仍屬人煙稀少之山區,直到日治時期因煤礦與金礦資源的開發逐漸繁榮。1920年猴硐火車站啟用,成為瑞三礦業重要的貨運站,帶動區域礦業發展。隨著礦業沒落,地方經濟轉型,猴硐保留了具有懷舊氛圍的車站與礦村景觀,並因貓群聚集而聞名,被譽為世界六大賞貓景點之一。猴硐展現了產業興衰對地方聚落的影響,也反映人與自然、動物和文化的互動關係,成為探討臺灣產業轉型與地方創生的重要範例。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教育部委辦計畫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3-4年級(二)
學習內容
Ab-Ⅱ-2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會改變自然環境。
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學習表現
1b-Ⅱ-1 解釋社會事物與環境之。
2a-Ⅱ-1 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與變遷等問題。
2a-Ⅱ-1 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與變遷等問題。
核心素養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更新時間
2025-05-08
點閱數:3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