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國小5-6年級(三)
搜尋相關的資源 4,986 筆
web光合之旅
作業系統:Windows搭配載具:HTC VIVE Focus 3、Oculus Quest 2教材設計提出對應的情境擬真與自由互動兩大設計方向,單元主要分成兩大部分,一是在大自然的環境中,認識並瞭解植物的長相、特性等基本知識,另一部分則是進入植物內部的工廠透過互動解謎的方式,學生需要穿梭在植物工廠內的不同部門,親自參與根、莖、葉的功用及水分運輸過程,並讓植物可以順利進行光合作用。情境學習的模式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將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讓學習者可以主動地去思考、探索,並解決問題。在與教材互動時,主要讓學生思考與探究植物的長相,以及植物如何獲取水分、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學生可以在工廠中進行操作,給予不同的值後,植物會有不同的反應,如:根吸收的水分過多或過少等…,系統會即時產生反饋,進而讓學生了解水分對於植物的影響,以及在植物工廠中每個流程皆是環環相扣的。教材單元同時也具備評量階段,以問題解決為導向,而互動教具的自由操作與情境模擬的功能,可以產生一個可操作的互動問題情境,學生直接操作教具來進行問題解決與答題。在本教材中,學生瞭解植物的基本知識,以及植物如何獲取水分、運輸水分、如何進行光合作用。關鍵字:光合作用、葉綠素、植物
吳育龍/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小3-6年級
點閱:9
下載:2
ebook認識地震規模
了解地震規模是描述能量的方法;規模數越大,地震能量越大理解地震報告與新聞當中,關於地震規模、深度與震度的意義
數位防災教材計畫/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小5-6年級
點閱:205
下載:5
web玩磁競力
作業系統:Windows搭配載具:Meta Quest 2、Meta Quest 3、Meta Quest pro、HTC Focus 3、HTC XR Elite、HTC、Vision、PC玩磁競力VR教材共有六單元,結合國小108課綱自然科學概念進行互動學習。本虛擬實境教材內容涵蓋認識磁鐵、地磁與磁力現象、生活中的力、物體受力的變化、力平衡、摩擦力,以及認識科學家事蹟與貢獻等,讓國小VR課程可運用此教材搭配豐富的互動設計與情境模擬,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情。第一單元讓學習者認識磁力原理,知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第二單元為探索地磁,學生可透過操控指北針與地球儀,觀察地球磁場與地理兩極的關係,並觀察指北針如何受地磁影響指向固定方向。第三單元介紹生活中的力與其形式,透過操作砝碼與推球實驗,讓學生觀察力平衡與摩擦力,理解不同材質表面摩擦力的差異。第四單元專注於流體(氣體與液體)施力變化,學生操作水力裝置模擬壓力傳遞過程,學習水力原理並應用於保齡球競技賽。第五單元聚焦物體受力的變化,透過VR射箭觀察弓弦的受力過程,學生理解力的轉換形式及其如何被傳遞。第六單元帶領學生回到科學家的時代,跟著吉爾伯特、阿蒙頓與牛頓的引導,認識科學家發現磁力、萬有引力等重要現象的過程。整個玩磁競力VR教材以互動與實驗為核心,並且各單元都有互動性評量(訓練室)將理論與生活應用結合,幫助學生以沉浸式方式學習,進一步激發對科學探索的熱忱。關鍵字:磁力、地磁、力平衡
王政弘/國立高雄大學國小3-6年級
點閱:208
下載:39
web燃燒與生鏽之 VR 秀
作業系統:Windows、Android搭配載具:HTC Focus 3、Meta Quest 2、Meta Quest 3、Meta Quest 3s本教材係配合國民小學五年級自然科學內容,共計五個單元,分別為單元1:燃燒需要空氣、單元2:製造和檢驗氧氣、單元3:製造和檢驗二氧化碳、單元4:燃燒與滅火、單元5: 鐵生鏽的原因與單元6:如何防止鐵生鏽。透過VR操作,使學習者能夠清楚理解物質燃燒的條件、氧氣與二氧化碳的製作及檢驗方式,並理解物質被氧化的微觀過程,進而能操作各項防鏽與如何利用燃燒三要素預防火災及滅火。關鍵字:金屬生鏽、燃燒、滅火
李曉慧/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小5-6年級
點閱:163
下載:37
web雷射雕刻機實作
在讓學生透過實作,了解如何運用資訊科技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掌握基本的科技工具應用。首先,學生將學習如何使用雷射雕刻機這一創新工具,並理解其工作原理與操作方法。藉由設計與製作個人化的門牌,學生能夠實際體驗將想法轉化為實物的過程,這不僅是對創意的實踐,也是對科技操作技能的培養。在課程中,學生將學會如何運用資訊科技來表達創意,並通過簡單的問題分析與歸納,提出符合需求的解決方案。這不僅強調技術層面的學習,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創新思維。學生將被鼓勵發揮創意,選擇合適的文字、圖案與材料來設計,並將美感原則與實用性相結合。此外,這個過程讓學生理解美感如何應用於科技創作中,並讓他們體會科技不僅僅是功能性工具,更能成為表達個性與創意的平台。最終,學生將有機會分享自己的作品,並從同儕的反饋中得到啟發,進一步提升其創作與表達能力。
詹維和/市立新興國小國小5-6年級
點閱:57
下載:3
web創客課程-轉印馬克杯
學習熱轉印技術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掌握設計圖案並轉印到馬克杯的全流程。提升學生創意思維,設計個性化圖案的能力。培養動手實作能力與對數位技術的理解。透過完成作品,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與自信心。
詹維和/市立新興國小國小5-6年級
點閱:56
下載:3
web防災教育-數位蜂情-蜂、蠅傻傻分不清?
這個教學設計將科學素養、環境意識和防災教育結合在一起,採用整合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習既有意義又具實用性。教學設計理念主要建立在以下幾個核心原則上:首先,運用體驗式學習,將學生日常生活中對昆蟲的經驗與科學認知連結起來。透過從學生與蜜蜂、蒼蠅的個人接觸經驗出發,建立情感連結,進而引導至更深入的學習,讓抽象概念變得具體且貼近生活。其次,設計中融入數位科技與互動式學習方法。使用LoiloNote、ClassSwift等數位工具和資料庫,展現現代化的教學方法,透過多元管道增進學生參與度。這種多模態的學習策略能夠適應不同的學習風格,同時培養數位素養。第三,教學設計從基礎識別進展到複雜的生態關係,循序漸進。學生先學習區分物理特徵,再理解生態角色,最後將這些認識連結到實際的防災知識。這種鷹架式的學習方式確保知識能夠由淺入深地建構。第四,強調合作學習,通過小組討論和互動活動進行。藉由同儕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生能夠分享觀點、發展溝通能力,並透過社會性建構加深理解。最後,將環境教育與實用生活技能結合。透過連結昆蟲生物學與防災知識,幫助學生理解自然系統與人類社會的相互關聯。這種真實世界的應用使學習更有意義,同時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和危機意識。透過這種全面性的教學設計,不僅培養科學知識,更發展批判思考能力、環境意識和實用的防災能力。傳統與數位學習方法的整合,創造出一個促進個人探索和協作學習的教育環境。
黃凱揚/市立石門國小國小5年級
點閱:47
下載:0
web蜂勤耘友聚石門─蜂迷石門
此教育資源為113年10月17日設計的校園在地化防災教學模組「蜂迷石門」。這是一套為五年級學生設計的自然科學與綜合活動課程,共計80分鐘(2節課)的教學內容。課程由徐振維教師設計,旨在幫助學生辨識校園常見的蜜蜂種類及其習性。教學過程中運用了ChatGPT、Suno等AI工具,以及Loilonote、Padlet等數位平台,並結合了蜂迷石門桌遊卡牌等實體教具,創造多元的學習體驗。課程參考資源包含石小昆蟲網與嘎嘎昆蟲網等相關書籍,同時融入防災教育、資訊教育和生命教育等議題。
黃凱揚/市立石門國小國小5年級
點閱:45
下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