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拜訪魯凱族編織的男人彭春林,我開車行經約2公里的蜿蜒山路,來到屏東山地鄉青葉部落。彭春林把工作室蓋得像洞穴,清風隨陽光吹進屋裡時,窗簾貼繡的蝴蝶跟著翩翩起舞,一隻大蜜蜂此時跟著風飛到屋裡。白色牆壁上掛著一個小小的十字架,彭春林說:「這房子是我蓋的,像個山洞,在裡面感覺很安全。」彭春林打造這樣一個空間,為了傳承魯凱族工藝──編織刺繡。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領域:藝術領域-藝術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視E-Ⅲ-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視E-Ⅳ-2 平面、立體及複合媒材的表現技法。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學習表現:2b-Ⅱ-2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社3d-Ⅳ-2 提出保存文化資產、改善環境或維護社會正義等可能方案。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