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探討兩地往返時,通常去程的速率與回程的速率並不相同,那麼平均速率到底該怎麼計算呢?
舉例來說:若某人由乙地開車到甲地,以速率30km/h 前進,以速率20km/h 回來,那麼平均速率是多少呢?
一般人的想法是:平均速率=(30 km/h +20 km/h)÷2=25km/h,但實際上的答案卻是錯的!為什麼呢?這就是我們一開始想探討的題目!
資訊
領域:數學領域-數學
學習階段:國小1-2年級(一)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R-2-2 三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綜合。可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基於 N-2-9 之學習,透過幾個一數的解題方法,理解如何用乘法解決除法問題。熟練十十乘法範圍的除法,做為估商的基礎。
N-5-6 整數相除之分數表示:從分裝(測量)和平分的觀點,分別說明整數相除為分數之意義與合理性。
N-8-3 認識數列:生活中常見的數列及其規律性(包括圖形的規律性)。
學習表現:r-Ⅰ-2 認識加法和乘法的運算規律。
n-Ⅱ-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Ⅲ-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Ⅳ-7 辨識數列的規律性,以數學符號表徵生活中的數量關係與規律,認識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並能依首項與公差或公比計算其他各項。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