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棉紡織工業的發展
產業規模方面,第一次大戰後,中國棉紡織工業持續發展,每年均有新設之棉紡織廠,舊有棉廠亦多有擴建, 原需抵押或借貸之廠房,也多能轉虧為盈。其中僅是1920至1922年間所設廠者就高達39家之多,遠遠超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規模,全國則共有113家新舊棉紡織工廠,其中華商棉紡織廠有76家,紗錠則為1506634錠,較1913年增加了100多萬枚,布機亦增加了4000餘台,達到12459台。生產技術方面,一次戰後的中國,在這個時期延續著戰時的生產優勢,並且在培育技術人員與改善管理制度上,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進入20世紀20年代,華商棉紗廠已可見到工程師專業管理、公開招標與計件論酬等制度陸續實行,產品加工、多面向的企業經營與行銷手法也逐漸受到視,並逐漸成為棉紡織業管理的主流方式。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23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858.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