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十九世紀以後大學的轉變
中世紀以來大學的積極發展,到了十九世紀,大學的形態發生轉變。這種轉變可分為兩種,一是研究型大學典範的形成,二是美國州立大學的設立。研究型大學的基礎為柏林大學,在校長洪保德(Wilhelm von Humboldt)倡導下,大學重要的目標在於研究,大學必須具有學術自由,以維護研究的進行,此一形態的大學,成為後來現代大學模仿的方向。此外,美國在歷經工業革命後,深感科學發展的重要性,而當時美國大學以私立大學為主,且科學不一定成為主要教學科目,為此,美國參議員莫里爾(Justin Smith Morrill)提出土地贈與法案(The Morrill Land-Grant Acts),聯邦政府撥給合乎法案中條件的州,成立以農業或機械知識為主的州立大學,1862年7月2日,總統林肯簽署這條法案。這讓美國州立大學獲得充分的資源,促成現代化科技專業人才的培訓,而這些州立大學的走向以社會實用為主。賓州州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等著名院校都是在這個法案下產生。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65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542.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