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芒四『社』─好家在永康
點閱數:812 次 下載次數:13 次
光芒四『社』─好家在永康
web
永康永保安康光芒四社

我們到底要如何帶領著學生從認識、了解永康,再進一步能創造屬於自己未來的永 康?「光芒四「社」- 好家在永康課程」,經歷十年的醞釀、設計、運作、修正、 再修正,從一開始單純的走入社區的踏查手冊,到結合課程、學習指標發展課程內 容,再擴散到學校活動的融入,讓學生能以個人、家庭、團體的模式,親近社區、 走入人群,除了上課聽講、討論、發表,活動的參與,感受永康不為人知的生命力, 並透過自己的力量,讓永康被看見。 整體的課程方案分為四部曲,前三部曲以社會領域課程為主體,依不同年段分歷史、 地理、公民三科實施課程。歷史科課程以年代演變為縱向時間軸,從鄭氏經營時期、 康熙年間台灣納入中國版圖、到新航線時期,連結永康、中國與世界的關聯;地理 科則以「工業」連貫三個年級的課程,從永康的工業興起、統一企業在中國及世界 的發展,讓學生從產業的角度,看見永康與世界的連結;公民科著重在「社會規範」 課題,從風俗習慣、法律知識到消費與選擇,讓學生從法治的觀點,認識永康的特 殊習俗,並了解美好的家園必須建立在完善的法規制度上。 第四部曲- 最終曲分為標「星」與立「藝」兩大主題。標「星」包含三階段發展鄉 土人文精神活動,透過敬師活動讓學生以不同的角度認識師長,拉進師生距離,形 塑感恩、尊重、和諧的校園氣氛。邀請魏德聖導演返校座談、以及邀請統一獅球星 到校參加校慶,目的在於讓學生透過與優秀典範人物的互動,產生標竿學習的效果。 最後,更期望藉由學校藝術性團隊的發展,融合永康區的社區文化活動,社區提供 舞台,讓學生走入社區,使教育與社區更加緊密的結合。學生透過參與活動的過程 走出校園、接觸社區民眾,也讓社區民眾看見我們學生學習的成果,達到立「藝」 之效果。獲得社區居民的肯定後,更有益於推展教育活動,而我們的學生也更能產 生對社區的認同感。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教學設計
主動式
領域:綜合活動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學習表現:2c-Ⅳ-2 有效蒐集、分析及開發各項資源,做出合宜的決定與運用。
領域:國語文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Bb-Ⅳ-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學習表現:5-Ⅳ-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領域:藝術領域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視A-Ⅳ-3 在地及各族群藝術、全球藝術。
多元文化教育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2016-01-18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