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女權運動興盛時期,女學興辦漸有規模。事實上,女學的興起,西方傳教士的創辦功不可沒。在1847至1860年間,通商口岸創設教會學校凡十一所,教導女子西方科技知識。至康有為、梁啟超、鄭觀應等人含辛茹苦地籌辦女子學堂後,中國歷史上第一間由中國人創辦的女學堂-經正女子學堂,於1898年5月31日始正式成立。在1902至1906年間,私人亦有辦理女子學校之舉。1906年2月21日,慈禧太后面諭學部,振興女學,女學開始由國家辦理。同時,「女子中學章程」和「女子師範學校課程表」制定教學目標及細則,有利於教育實施與發展,並且使女學取得合法的地位。新式學堂的建立,也使中國女子教育開始向類似西方教育多元化趨進。女學不但開始重視普通教育,更於1907年頒布女子師範學堂及女子小學章程,開啟女子教育正式列入學制系統的新紀元。就教育理想演進趨勢,以女子教育而言,清末民初時期,女學生接受教育的科目眾多。根據民國元年頒布的「女子中學章程」,規定女子學科有修身、國文、法例、經濟等,廢除讀經,可見女子教育也追隨教育的改革而趨於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重視女子的思想啟發及分析能力的培訓。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