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南澇北旱
中國自然、人文地理上有一條分界線:「秦嶺─淮河」線,它與一月月均溫攝氏0度等溫線,及年雨量750公釐等雨量線幾乎重疊;以北是溫帶季風氣候,以南則是副熱帶季風氣候;在人文上是南稻北麥、南船北馬的界線。秦嶺、淮河以北,氣候寒冷而乾燥,是少水或缺水的乾旱地區,因此在此區的運河往往面臨的缺水的問題,也使運河的效能大打折扣。秦嶺、淮河以南,則氣候高溫多雨,是水資源充裕的地區,但是有時也會因為水多而使得船隻在航行時不甚安全。如運河在揚州府(今江蘇省北部地區)的「湖漕」一段,因為明代時修築「單堤」,造成湖水蓄積,導致湖面變寬,湖水加深,船隻經過時,會因為風浪過大而翻覆。據明黃承玄所撰之《河漕通考》〈淮南諸湖〉一段所記載:「淮揚諸湖,故係民間膏壤,其地形西高而東下。自隋唐以來,開溝置堰,瀦水通漕。西山之水,障於東堤,以漸匯為巨浸,古稱有三十六湖,湖名不盡著,而其大者為寶應之白馬、汜光,高郵之新開、甓社,江都之邵伯,山陽之管家,及舊志可考者凡十有八焉。湖,初高江淮數丈,水易洩而難瀦,及遞年以來黃淮內灌,湖腹日飽,汪洋浩蕩,方數百里,不辨津涯。今第名之曰:寶應、高郵、邵伯三湖而已。其隄以東下邑諸湖,以非運道所經,不具載。」明代改道由淮河入海的黃河使得原本湖面加大,有助於通漕。可是此後逐漸變成堰堤之水高於堤外之城鎮的情況,一旦淫雨不止,水溢或是堤潰,就帶來更大的災害了。如《明史》載萬曆初年管理南河工部郎中施天麟言:「淮、泗之水不下清口而下山陽,從黃浦口入海。浦口不能盡洩,浸淫高、寶邵伯諸湖,而湖堤盡沒,則以淮、泗本不入湖,而今入湖故也。淮、泗之入湖者,又緣清口向未淤塞,而今淤塞故也。清口之淤塞者,又緣黃河淤塞日高,淮水不得不讓河而南徙也。蓋淮水併力敵黃,勝負或亦相半,自高家堰廢壞,而清口內通濟橋、朱家等口淮水內灌,於是淮、泗之力分,而黃河得以全力制其敝,此清口所以獨淤於今歲也。下流既淤,則上流不得不決。」「每歲糧艘以四五月畢運,而堤以六七月壞。水發之時不能為力,水落之後方圖堵塞。甫及春初,運事又迫,僅完堤工,於河身無與。河身不挑則來年益高。上流之決,必及於徐、呂,而不止於邳、遷;下流之涸,將盡乎邳、遷,而不止於清、桃。須不惜一年糧運,不惜數萬帑藏,開挑正河,寬限責成,乃為一勞永逸。」「至高家堰、朱家等口,宜及時築塞,使淮、泗併力足以敵黃,則淮水之故道可復,高、寶之大患可減。若興、鹽海口堙塞,亦宜大加疏濬。而湖堤多建減水大閘,堤下多開支河。要未有不先黃河而可以治淮,亦未有不疏通淮水而可以固堤者也。」從施氏之言亦可知,政府往年只重視「運事」,所以只完成「堤工」的修建,而不圖「河身」的疏通,以致連年大水成災。這限制了這一區發展的可能,更甚者,水患將往昔的成果消解掉了。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86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975.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