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日本與晚清政治改革
甲午戰爭後,日本為改變中國人的仇日心態,不斷派人至中國,遊說官僚與知識份子。光緒二十三年(1897),日本參謀本部特派神尾光臣、宇都宮太郎遊說湖廣總督張之洞:「中(中國)東(日本)係同種同文同教之國,深願與中國聯絡。」光緒二十四年(1898)正月,神尾光臣等人又遊說譚嗣同:「彼我本兄弟國,…我不聯貴國,將誰聯?」甚至在馬關條約簽訂後曾發動「公車上書」,主張繼續對日本作戰的康有為,也在光緒二十四年與日本駐華公使矢野文雄討論準備召開「合邦大會議」。光緒二十四年(1898),康有為向光緒進呈《日本變政考》,促成光緒皇帝下詔「更新國是」,開始了戊戌變法運動。變法期間,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至中國訪問。伊藤與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向變法派領袖康有為提議「中美英日合邦」。於是,變法派官員楊深秀上書光緒皇帝:「臣尤伏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另一變法派官員宋伯魯也上書言道:「渠之來也,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別練兵若干營,以資禦侮。…今擬請皇上速簡通達外務、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學士李鴻章者,往見該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與之商酌辦法。」不過,這一項建議由於戊戌政變的發生,慈禧太后重新訓政,因而中止。戊戌變法失敗後,日本公使館並且協助康有為的學生梁啟超逃往日本。八國聯軍之後,清廷為了收攬民心,重新推動新政。當時在軍事、警政、監獄、司法等方面的改革,多取法日本的經驗。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許多中國知識份子認為是日本「立憲」的政治體制較俄國專制政體優良的結果,因此許多知識份子開始鼓吹立憲。清廷在民意的壓力下,派遣鎮國公載澤等五大臣出國考察,日本即是前往考察的國家之一。光緒三十二年(1906)載澤等人返國後,認為立憲可使皇位永固,建議憲法仿日本,實業仿日本及德國。清廷因此宣佈預備立憲,以緩和革命排滿的壓力。不過,清廷缺乏推動政治改革的誠意,宣統三年(1911)仿日本內閣制成立的「責任內閣」,以慶親王奕劻為內閣總理大臣,被譏為「皇族內閣」,百姓大失所望,清廷也在隨後的辛亥革命中垮台。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38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319.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