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壁畫中最有名的,就是敦煌的千佛洞。敦煌在甘肅省,?古代絲路上的重要城市。這個地區的人,由於信仰佛教,就模仿印度的習慣,在鳴沙山開鑿了許多洞窟,在洞裡面畫起佛像來供奉。敦煌的洞窟,從北魏至明朝,經歷許多朝代的經營,保存了約一千年的繪畫資料,極其珍貴。敦煌壁畫的風格經歷幾個時期的轉變:早期為印度風格的佛教故事畫,之後漸漸融入中國式的人像造形、服裝、建築形式,甚至融入中國原有的本土宗教和信仰,混合成一個新的神話世界,繪畫風格也由描繪神佛,轉而開始描繪現實生活。唐代以後,畫家以皇室宮殿作為藍圖來想像佛教世界的「淨土」(幸福的地方),因此,原來的印度宗教畫,就變成唐代的宮廷寫實畫,這些壁畫就成為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資料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Ba-Ⅲ-1 每個人不同的生活背景與經驗,會使其對社會事務的觀點與感受產生差異。
公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麼要互相尊重與包容?
學習表現:1a-Ⅱ-3 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或變遷現象。
1b-Ⅲ-3 解析特定人物、族群與事件在所處時間、空間脈絡中的位置與意義。
歷1b-Ⅳ-2 運用歷史資料,進行歷史事件的因果分析與詮釋。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