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科技領域
高中10-12年級(五)
搜尋相關的資源 849 筆
webAI擂台大競賽-聲紋辨識
歡迎來到AI擂台大競賽,各位小小挑戰者們準備好了嗎?你們今天的對手—「聲紋辨識」要來出招考考你們啦! 1.什麼是「聲紋比對」?準確度高嗎?2.「聲紋比對」比起人臉、指紋或虹膜辨識更容易嗎?3.當聲音隨著年紀或生理狀況而有變時,「聲紋比對」的辨識能成功嗎? 你也知道答案嗎?那就準時鎖定AI擂台大競賽!一起掌握趨勢大未來!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06
下載:4
web新科技大未來-精準血液乳癌檢測技術
乳癌是台灣婦女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約為每十萬名婦女188-194人。也就是每年有超過一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臺北醫學大學藥學院 林若凱副教授花費近五年時間研發「精準血液乳癌檢測技術」,有助於乳癌早期篩檢、乳癌治療成效監測,以提供乳癌臨床治療參考。當女性利用超音波跟胸部X光檢查發現有異常時,常常必須做侵入性的穿刺切片,才能確認是否罹癌。透過超音波或是X光發現異常,並接受穿刺切片者中,有高達70%是良性,根本不需做穿刺切片也不需要治療,只要持續追蹤即可。因此,林若凱教授便投入血液檢查研究,希望此技術能夠精準提出報告,讓醫生可以確定要病人繼續追蹤,還是需要做穿刺切片。「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臺北醫學大學藥學院林若凱副教授介紹【精準血液乳癌檢測技術】在乳癌早期偵測上的應用,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00
下載:0
web青春創學院-資工人的科技玩藝世界
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與設備的普及,AR/ VR近年來也應用在學習的輔助與訓練。而警校警察的訓練中,鑑識科學是一門具高度跨領域的科學,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心理學、法律、工程等學門之科學原理與工具的運用。以上兩類-- 虛擬實境與警察訓練看似不同專業領域,身為資訊工程博士,目前任職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的張榮吉主任,以其資工專長運用於教學設計,例如: 虛擬實境犯罪現場採證學習遊戲開發,結合數位遊戲的情境模擬教學模式與應用。本集將邀請張主任分享資工人如何與不同專業領域團隊合作、創造與應用,並將AR/ VR 製作技術融合於教學現場等。歡迎收聽1-6月,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本節目為2021疫情期間錄音 ,故全面採線上連線錄音製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18
下載:0
web小發現大科學-像魚不是魚?
海洋世界裡有不少的哺乳動物,像大、小朋友都很熟悉的海豚、鯨、海狗、海獅…等等,有些哺乳動物跟人的關係很密切,甚至還成為遊樂世界裡的最佳表演者呢!鯨魚是不是魚?海豚是靠游泳姿勢傳遞訊息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來闖關挑戰,回答跟水中哺乳動物有關的三道問題。鯨豚有那些生活習性?如何溝通?海豹、海獅、海象、海狗及象鼻海豹的表演,誰比較聰明?誰的泳技比較好?「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新北市橫山國小李弘善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海洋裡的哺乳動物。海豚是海洋哺乳動物中最受歡迎的,也是跟人類最親近的,除了造型討喜外,海豚也曾經多次救過落水的人們,為什麼會如此呢?「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海豚救人的故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47
下載:0
web科技新潮流-大數據服務下的隱私權問題
隱私權是現在世界各國非常重視的一個議題 ,為此歐盟還制定所謂的GDPR來保障我們個人數據的隱私;平台業者對於用戶的使用者行為模式是非常有興趣知道的,但是這些平台業者不一定會自己去做數據分析,比較常見的反而是將收集到的客戶的資料外包給第三方的大數據分析公司去做處理;大數據分析最常依賴的工具是機器學習,而機器學習是需要以來大量的數據來做訓練的。一個比較好 的大數據服務下的隱私權保障機制, 是要有分層的存取及控制使用的機 制,目前在於大數據服務下的隱私權 保障機制在機器學習方面有兩種比較 積極的作法,一個是機器學習的模型 是透過加密過的數據來做訓練的。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99
下載:0
webSOS科技救難隊-空拍機好好玩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無人空拍機」,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進雄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無人空拍機就是遙控飛機嗎?是的,無人空拍機顧名思義就是能夠把照相機帶到空中進行拍照的機器。如果以拍照為需求,事實上不只有我們常見的四軸飛行器,其他的飛行器一樣可以擔任。而無人空拍機的原理是牛頓的第三運動定律,主要概念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如果把一台無人機簡化,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竹蜻蜓」,我們觀察竹蜻蜓是如何飛上天?他是藉由螺旋槳成一個角度,將空氣往地面的方向打,根據牛頓的第三運動定律,便會產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會將竹蜻蜓往天空帶,這就是無人空拍機所運用的原理。問題(二):空拍機的用途是什麼?基本上可以歸納出三個主要用途,第一是「軍事用途」,可用在偵查敵軍的動態與對方領域的軍事設施,也可當成誘餌,使對方誤以為是某種飛行器。第二是「民間用途」,政府將此運用在消防、交通、氣象,民間用於農業管理,例如:巡視林木區,防止林木遭到盜採,使用無人機便可以減少人力消耗。第三是「個人用途」,許多消費者會買空拍機來玩、拍照,現在也有相關的競技活動,例如:無人機速度障礙賽等等,這些都是無人空拍機的用途。問題(三):如果使用不當,無人空拍機會產生哪些問題?大家比較關心的可能是公共安全的問題,例如:不小心進入禁航區、造成人命與財產的損失,或是無人空拍機也可能打擾人們的生活,因其拍照的功能,可能會不小心拍到人們家中的一舉一動,這就會造成許多人的困擾。另外,甚至還會導致生態破壞,對於動物而言,無人空拍機就像是一個陌生的飛行生物、空拍機的聲音也會驚擾動物,這些都是不當使用所造成的困擾。「無人空拍機」的用途真的很多,不僅帶來娛樂,也幫我們解決生活難題,但是也要切記不當使用的問題,不然造成別人的困擾就不好了!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99
下載:0
web小發現大科學-珊瑚礁保育
「珊瑚」不只美歷,它在整個海洋生態系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珊瑚長年累積,而形成的珊瑚礁是許多海洋生物棲息的場所,形成豐富的生態系統。。台灣墾丁可以見到珊瑚礁,不少的大小朋友也對珊瑚的美景印象深刻,但大家對於珊瑚的認識夠多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闖關挑戰,回答跟珊瑚有關的三道問題。為什麼有人稱「珊瑚礁」為海洋的熱林雨林?現在珊瑚白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為什麼珊瑚會白化?對於海洋生態會造成那些影響?「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盧主峰,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海洋中重要的珊瑚。 臺灣過去曾經有珊瑚王國的美名,雖然規模不到全世界珊瑚礁的千分之一,卻擁有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珊瑚礁物種,不過,現在也面臨到珊瑚白化的危機,因此,有不少人努力開始積極倡議保護珊瑚,獻,「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陳映伶保護珊瑚及海洋生物的故事。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65
下載:0
web新科技大未來-生物製造癌症晶片用藥預測平臺
在臺灣,癌症被列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位居十大癌症第一位,為了對抗癌症,已有許多療法問世,提供給病人更多治療的可能。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陳怡文教授帶領的多維列印醫學研究及轉譯中心跨校技術團隊,開發國內第一個成功運用醫療體系內臨床資源及跨領域合作研發之患者體外腫瘤藥物精準篩選平台,自行開發的生物製造癌症晶片,用於評估患者的用藥策略,提供給醫師更真實預測治療效果的精準診療指引,不僅造福癌症患者,也展現台灣生醫科技實力,並榮獲科技部「2021未來科技獎」殊榮。節目邀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陳怡文副主任介紹【生物製造之癌症晶片應用於患者特異性用藥預測平臺】研發歷程,歡迎您一起聆聽科技對未來生活的改變。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04
下載:0
web新科技大未來-具有人情味的未來口罩
人是情感的動物,人與人之間不可或缺的是面對面的溝通,因為我們見面的時候就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會有一種連結感。然而新冠疫情幾乎讓全世界的人都帶上了口罩,被遮住的臉龐,只能靠眉目傳情。但因無法完全看到對方表情,難免產生距離感,甚至恐懼感。國立清華大學包盛盈教授將神經科學、生物科技、機器人感測與藝術結合,設計出「具有人情味的未來口罩」,用人工智慧技術判讀表情,希望找回人與人間互動的溫度,這項設計榮獲2021未來科技獎。「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中,特別邀請包盛盈教授為大家分享「具有人情味的未來口罩」的研發過程與成果。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40
下載:0
web新科技大未來-疫後樂活-奇.想設計大賽
疫情期間,遠距學習、混合辦公越來越普遍,人們在網路上的時間大幅增加。根據統計,台灣人每日上網時間高達8小時,虛擬世界大幅佔據我們的生活,面對新型態生活,全球企業紛紛布局搶攻元宇宙商機,而元宇宙跨域多元的互動模式,必須高度仰賴科技與數位服務做為交流工具。全新的虛實交融時代正在崛起,要如何拉近虛擬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便是一大課題。 邁入新世紀之際,技嘉教育基金會舉辦【奇.想設計大賽】邁向20年,今年以「疫後樂活、同心學力」的主題,從使用者角度出發,創造具雙向思考的情感交流,並以科技為載具,注入藝術與文化元素,發展出更具人性化的實用生活物品。2023年則分別以「元力覺醒」、「伴伴愛」為分組設計主題,邀請參賽者針對身心障礙孩子的一點「不一樣」,設計產品幫助一般生與特教生彼此同理感受,讓不一樣也能成為美好力量。節目邀請技嘉教育基金會周麗華副執行長、楊彩聖專案經理分享「創新科技、美化人生」的理念,以及跨領域跨年齡的科技學習計畫。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99
下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