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客語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8 筆
web河壩脣个洋菇寮
阿公阿婆个老屋係一般人講个伙房屋,面頭前有一隻大禾呈,做得晒穀、晒鹹淡,晒鹹淡老底係愛留到過菜荒好食,現下嗄變作流行个客家菜。老屋脣頭有一條長年透天都有水个細河壩,河壩脣有兩分地,種幾頭牛眼樹,也有畜雞仔、鴨仔、成時種兜青菜自家食,再過去斯係洋菇寮。
楊瑞美/市立五堵國小國小5-6年級
點閱:321
下載:3
web客家伯公
土地神,閩南人稱為「土地公」 ,客家人則稱為「伯公」,共同度過家族裡的興衰悲喜。伯公在客家社會是信仰最廣的神祇,如同人間的政府基層人員一般,直接和人民接觸,深知民間疾苦。土地公雖然神格較低,比不上玉皇大帝、觀音菩薩和媽祖等神,卻是民間最普遍供奉的神明, 數目多得無法統計, 於是有「田頭田尾土地公」 的說法。
楊瑞美/市立五堵國小國小5-6年級
點閱:561
下載:6
web客家伯公
土地神,閩南人稱為「土地公」 ,客家人則稱為「伯公」,共同度過家族裡的興衰悲喜。伯公在客家社會是信仰最廣的神祇,如同人間的政府基層人員一般,直接和人民接觸,深知民間疾苦。土地公雖然神格較低,比不上玉皇大帝、觀音菩薩和媽祖等神,卻是民間最普遍供奉的神明, 數目多得無法統計, 於是有「田頭田尾土地公」 的說法。
楊瑞美/市立五堵國小國小5-6年級
點閱:919
下載:26
web客家飲食在時間長廊中的蛻變
飲食文化是註記族群意識和認同的文化指標,飲食習慣改變,現代化的客家美食也跟著轉型,融入自然養生觀念,客家菜不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只是重口味的菜,即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料理,也可以透過創意料理,同時吃出健康及客家味。
楊瑞美/市立五堵國小國小3-6年級
點閱:2008
下載:51
web戀戀桐花
油桐與客家族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早期客家人以油桐樹為經濟作物,成為客庄經濟的命脈和情感依靠,更是「硬頸」精神的表徵,見證客家先民的奮鬥史。白色而清香的油桐花,從此蘊含著客家人的打拼精神,這也造就客家桐花祭成為台灣重要的節慶活動之一。
楊瑞美/市立五堵國小國小1-6年級
點閱:1067
下載:26
web唱唱跳跳─客家歌謠快樂頌
中年級學生在鄉土語言的學習內容上,應以貼近其生活經驗為重,因此本教學活動之設計係透過有關日常生活且活潑有趣的歌謠,以念謠、唱謠等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興,營造班級快樂的學習氣氛,並搭配小組討論、動作設計、創意表演以及舞蹈等活動,讓學生在多元學習中養成語言應用之能力,進而欣賞鄉土語言豐富的情感與生命。
莊訪祺/台北市立教大附小國小3年級
點閱:819
下載: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