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9
高榮原生動物保護區(一)-資源代表圖
web 高榮原生動物保護區(一)
簡美智/市立楊梅高中高中10-12年級
1. 瞭解水體微生物診斷是瞭解水環境最快最好的方法。2. 介紹優養化、有機負荷高、有機負荷低、水中有硫化物、水質良好指標微生物等各種水質狀況下的微生物。3. 介紹對毒性物質敏感的微生物。
點閱數4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2-27
時光魔戒-資源代表圖
ebook 時光魔戒
雲林縣斗六市公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一只「魔法戒指」喚醒了記憶裡的美好時光,媽媽的童年點滴、阿公阿嬤的青春歲月,常存「童心」讓平靜的日常也能閃亮亮的鮮活起來,這是我創作的初心。三代傳承的銀樓,百年繁盛的斗六老街,舊城區的一景一物,全都經歷時間的洗禮,紀錄著先人努力的足跡並遺留下來的珍貴餽贈,值得我們繼續維護保存,讓孩子們也認識它的價值!
點閱數16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12
太魯閣的秘密基地-資源代表圖
ebook 太魯閣的秘密基地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太魯閣國家公園擁有舉世聞名的地質景觀,由於中央山脈群長年進行造山運動,拉拔出壯碩的山脈,且位在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際帶,更出現繁複的地質樣貌。從海平面到低、中、高海拔,發展出不同海拔的生態系統,並展現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守護下,珍藏了許多臺灣特有的物種。 故事繪本中,小朋友將與主角「小魯」一起回到大理岩的前世,端倪大理岩峽谷的形成,再從太魯閣地區最高的南湖大山,由高海拔向低海拔探訪,將太魯閣國家公園裡六大生態系一一收盡眼底。故事裡太魯閣的山精靈「綠姑娘」更是帶著小魯與讀者找出藏匿在山林裡頭的臺灣特有動植物,除了認識太魯閣獨特的地景、動物、植物外,更傳達保護山林的使命感。
點閱數100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7-12
高榮原生動物保護區(三)(實作篇)-資源代表圖
web 高榮原生動物保護區(三)(實作篇)
簡美智/市立楊梅高中高中10-12年級
1. 介紹顯微鏡的構造與成像原理2. 比較光學顯微鏡與位相差顯微鏡的不同3. 介紹數位攝影的方法4. 介紹顯微鏡操作技能5. 觀察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
點閱數590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1-12-27
日本經濟發展與產業變遷-資源代表圖
web 日本經濟發展與產業變遷
簡美智/市立楊梅高中高中10-12年級
日本經濟發展與產業變遷
點閱數474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1-12-27
好高的大樓-資源代表圖
ebook 好高的大樓
李紹箔/明道中學國中7-9年級
小禎和小村姊弟倆,展開世界摩天大樓之旅。他們姊弟倆,看到了高雄85大樓、臺北101、上海中心大廈、杜拜哈里發塔、香港環球貿易廣場。
點閱數387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7-12
翰林國中二上地理課本重點填充(111)-資源代表圖
web 翰林國中二上地理課本重點填充(111)
陳星如/縣立宏仁國中國中7-9年級
設計概念:讓學生精熟課本內容,透過書寫加深重點及重要名詞的印象使用時機:1.供學生事前預習 2.供學生事後複習 3.供學生考前複習優點:因是課本句子,老師不用花時間對答案每章後面有附上該單元的重點整理,也必於教師做重點複習
點閱數268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5-01-06
地理-擎天崗-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擎天崗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小3-4年級
擎天崗草原,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北側,是臺灣北部火山地形與人文歷史交織的重要地景。地處大屯山群中央,周圍環繞竹子山、七股山與磺嘴山等,因地勢平坦、視野開闊,自古為平埔族狩獵、採硫與交通往來的要衝,亦是魚路古道的重要節點。清代稱為大嶺峙,日治時期則成為軍事據點與抗日義軍的山寨基地,遺有城門古蹟與砲管古道。草原形成於清末,昔日為牛隻放牧之地,最盛時曾寄養超過三千頭牛,是台北盆地與北海岸地區農耕文化的重要一環。日治與戰後時期,擎天崗成為重要軍事戰略地區,遍布散兵坑、碉堡與防空壕。民國74年納入陽明山國家公園後,轉型為兼具自然生態與文化史蹟保育的旅遊景點。
點閱數4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跨領域數位課程-拾香繪章:AI與香花的時光拼圖-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拾香繪章:AI與香花的時光拼圖
張俊峰、陳美君、 顏士雲、魏珮嘉/新北市立鷺江國民中學國中7-9年級
社會領域/歷史綜合領域/家政自然領域/生物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6-26
地理-颱風是另類的碳封存技術: 立霧溪研究小結-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颱風是另類的碳封存技術: 立霧溪研究小結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小5-6年級
全球暖化會增加颱風的強度和頻率,而颱風對碳循環具有部分影響。原本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最後在植物腐敗或燃燒時碳才會釋放回大氣中。當颱風來襲,暴雨引發洪水,將立霧溪上游的植物與土壤碳沖刷入海,由於河水溫度較低,大量有機碳會順著河水沉積海底,有助於碳的長期儲存,進而緩解全球暖化,顯示出自然處理二氧化碳的方式。然而這一自然過程對減緩暖化作用有限,遠遠達不到人類製造二氧化碳的速度,因此推動減碳、再生能源與強化碳儲存還是相當重要的。
點閱數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