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2,497 筆
web傳統技藝-考生籃擔
本件為三件一組的考生籃擔,由兩個考籃與一個扁擔組成。考生籃是以竹骨竹編方式製作,以竹片為框架,籃面、蓋面則都以竹篾編成,籃體竹片上可見釘子接合痕跡。在上蓋與籃體間有鎖頭,在籃體底部有金屬環與孔洞,用以穿綁繩子,固定籃體,並方便肩擔。扁擔兩端窄中間寬,兩端有突起之鈕,鈕中有孔,亦是方便穿綁繩子之用。這類考生籃,又稱為書生籃、童生籃,是古代科舉社會學子在上學或應試之時,用以承裝文房四寶、書本用具之用,故得其名。小者可用手提,大者則可用肩挑。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88
下載:0
web傳統技藝-鄉情
本件藏品「鄉情」描繪作者兒時在瓜藤下奔跑玩耍的情景,透過對大自然細微的觀察,以綿延不絕的瓜藤、小草、螞蟻及蝴蝶等成群的昆蟲展現旺盛的生命力。除了以黃金精雕栩栩如生的昆蟲、瓜果、瓜藤外,泥土底座另以白銀製成,竹子則由青銅燒熔鑄造而成。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76
下載:0
web傳統技藝-神明衣(小)
本件神明衣主體為朱紅地織錦,領口有一對朱紅色劍帶,正面及側面鋪上成形的棉花加以塑形,再縫上二十條金蔥線布間雜二條綠蔥線疊加式繡法呈現龍的鱗片,縫製立體高聳的龍形為構圖的主體輪廓,以跳紗及高繡技法呈現立體感及彎曲度。背面中央主要紋樣為三層寶塔,塔簷縫有十個分別成列的銀色棉線盤旋而成的盤金繡螺旋蚊吊飾,上簷二個,中、下簷各四個,中、下簷之下,分別各有兩個以孔雀藍絲線搭配玫瑰紅、黃色綁束製成的穗狀流蘇吊飾,留白處則縫有十六條、四條、二條金蔥線呈現平面龍身及龍的四肢,並黏貼大小圓形青色亮片為裝飾。神明衣下襬為孔雀藍地織錦,採朱紅、金黃及黑色絲線(龍身)、杏仁白絲線(龍鰭)、以平針技法繡出平面雙龍,龍頭位於前方二側下襬處。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67
下載:0
web傳統技藝-文轎
神轎的形式作法與裝飾往往受到實體建築的影響,此神轎以重簷多坡屋頂,精細的燕尾飛脊裝飾雕刻,給人繁複華麗的印象。轎身多根雕刻細密的龍柱,及精緻的吊筒、裙板、神桌等,無一不仿造真實的寺廟建築,在在展現出當代宗教工藝的作工與特色。本作係彰化鹿港鴻揚神轎社之作品,負責人為陳面謨,是屬於具有轎頂及四面帷幕的文轎。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63
下載:5
web傳統技藝-農家樂-秋收
此為臺灣皮雕大師葉發原的作品「農家樂」之秋收,「農家樂」透過高超的皮革立體雕塑技法,將臺灣早期農民樸實和樂的生活,諸如頭戴斗笠、簑衣防雨、挑扁擔及拿鋤頭等等常見情景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葉發原的作品多結合皮雕與皮塑技法,並以自然與生命為題材,透過靜態的牛皮,彰顯出作品渾然有勁的生命力。作品風貌充滿農村閒情、田園之趣以及鄉土眷戀,呈現對臺灣土地的關愛,兼具藝術與人文特質。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30
下載:0
web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
此為一組八片木製屏風中的一件,主題為「六國合縱」。雖然合縱結果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但畫中六國人物並非敗亡之樣,而是表情和樂穿著喜慶,此幅作品或有團結一心、和平長存之意。整體來看,此組屏風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吉祥圖案,中段以三到五塊彩繪玻璃飾之。這些彩繪玻璃主題配置井然有序,中央六片彩繪將戰國時期楚、趙、魏、韓、燕、齊六國人物分配其中,較小的作品則有八仙人物、花卉、龍鳳等吉祥圖案,下端並繪有山水景色。畫作筆法純熟細膩,賦色鮮豔亮麗,為傳統民間工藝極佳之作。此單件作品除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外,中段為三片彩繪玻璃的組合。其中上下兩端面積較小,內容分別為八仙中的漢鐘離(手持八寶中的蒲扇)及山水風景畫。而中間最大面積的玻璃畫為四個衣著華麗的人物,似有慶賀之情。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66
下載:0
web傳統技藝-竹穀倉
本件為竹製笳櫥,以竹竿為骨架,可見六支竹管向下突出作為器足,用以抬高器身,防止鼠害及受潮。器身則以竹管為骨,外側以竹篾編織圍繞,形成長條鼓腹的容器,以儲存稻穀。通體不做裝飾,講究簡單實用。笳櫥是傳統農家常見之室內穀倉設施,亦有為防受潮在竹篾上塗牛糞、泥土者,亦有設置櫥門者,因其設置在室內,取用較室外穀倉方便。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05
下載:0
web傳統技藝-茄苳入石柳方凳2
本件為茄苳入石柳方凳組其中一只,形式上是以深色的茄苳木作為主要材料,其他部位基本上少做裝飾,但在椅面下方則做束腰,束腰下方的的裙板則做出茄苳入石柳的異木鑲嵌裝飾,透過淺色的石柳木片與深色的茄苳底板,不同木材的鑲嵌達成色彩與材質對比的視覺效果。在裝飾主題上,是以梅花與兩隻雀鳥為題材,雀鳥在梅枝上跳躍互動的圖像象徵喜上梅梢的意涵。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92
下載:0
web傳統技藝-武轎
武轎為不具轎頂之輦轎,是較為輕便簡單的神轎,本作品一反常態,不論是神椅、神桌或者是轎底,每個部位都雕刻了細密繁複的鏤空裝飾,尤其是以龍為題材者為多,神桌與神椅更是努力還原了實體的樣貌,而不是一般輦轎的簡單形式。所謂輦轎是由椅子兩側綑綁轎貫發展而成,是神轎中相對簡單的類型之一。本作創作人為陳面謨,係彰化鹿港鴻揚神轎社之負責人。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10
下載:3
web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
此為一組八片木製屏風中的一件,主題為「六國合縱」。雖然合縱結果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但畫中六國人物並非敗亡之樣,而是表情和樂穿著喜慶,此幅作品或有團結一心、和平長存之意。整體來看,此組屏風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吉祥圖案,中段以三到五塊彩繪玻璃飾之。這些彩繪玻璃主題配置井然有序,中央六片彩繪將戰國時期楚、趙、魏、韓、燕、齊六國人物分配其中,較小的作品則有八仙人物、花卉、龍鳳等吉祥圖案,下端並繪有山水景色。畫作筆法純熟細膩,賦色鮮豔亮麗,為傳統民間工藝極佳之作。此單件作品除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外,中段為三片彩繪玻璃的組合。其中上下兩端面積較小,上端為一頭戴烏紗帽的官人形象者(若依屏風整體的畫作分析,此部位應畫八仙中的張果老,但此人與張果老形象並不符合),下端為山水風景畫。而中間最大面積的玻璃畫應為戰國時期六國合縱中的韓國(此處旗子上的國名已塗黑,但從本作品主題可臆測旗子上應為「韓」字)官將與隨從等。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93
下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