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大市集Logo

另開新視窗,顯示搜尋技巧說明 另開新視窗,顯示熱門搜尋文字雲
網站導覽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2,479
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植物-資源代表圖
web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植物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葡萄:本作蒲陶或蒲桃,乃為希臘語之譯音。漢時為大宛的特產,《漢書?西域傳》記載大宛人以葡萄釀酒,富有人家所藏之酒,至多有過萬石者,具說存放數十年也不會壞,喝酒之風興盛。康居、大月氏、罽賓等地區也盛產葡萄。苜宿:產於大宛,是大宛馬匹的飼料;可能與大宛馬同時輸入我國。《史記?大宛列傳》提到,漢武帝在「離宮別關旁盡種葡萄、苜蓿極望」。石榴:是漢代著名瓜果之一,產地之說法有二:其一為安息,其二則為安(今烏茲別克布哈拉)、石(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二國,故又稱安石榴。石榴花紅艷似火,其子晶瑩剔透,漢武帝曾下令在長安城廣為種植。石榴果實除了可以食用解渴外,更可造酒、入藥、殺蟲治病,廣受中原人士喜愛。胡桃即核桃,來自波斯。《博物志》中記載:「張騫使西域還,得胡桃」。胡桃肉可食也可榨油,中國各地普遍引種。 胡豆,包括蠶豆和豌豆,從波斯和中亞傳入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石虎因避諱胡字而改名為國豆。胡瓜,即黃瓜,是外來蔬菜中最有名者。原產地在埃及,後傳入西亞、西域,天山之北的烏孫漠南的匈奴引種,在西漢時中國內地普遍食用。其他:在漢代傳入的植物還有產於印度、罽賓的紅蘭花,來自大宛的酒杯藤、胡麻(即芝麻)。唐代時傳入的蔬菜,有來自於波斯與尼婆羅的波菜,還有歐洲的甘藍菜。
點閱:302
下載:0

社會階層與生活-資源代表圖
web社會階層與生活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三國統一後,新羅模倣唐的均田制,依官職的高低授給官僚田,而後進一步實施祿俸制,由國家向人民抽稅,再依官職高低支給租穀,但貴族官僚的反彈,導致王權的衰弱,地方豪族勢力抬頭。政府雖對二十至六十歲的丁男配給一定面積土地(丁田制),但因苛稅而無法擺脫窮困。至於被征服民及叛逆罪犯則被集中到鄉、所、部曲等區域,從事農耕、畜牧、手工業等勞役。
點閱:205
下載:1

動物俑-資源代表圖
web動物俑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在唐三彩動物俑中,以馬和駱駝的塑造最為成功。唐三彩馬,具有頭小,頸長而粗,比例均稱,膘肥體壯,肌肉清矍有力,神駿矯健的特點。馬的姿態生動有趣,有的靜靜地站著,有的緩步徐行,有的昂首嘶鳴,有的低頭啜飲或啃蹄,神態無不惟妙惟肖。 而三彩駱駝,背載絲綢或馱樂隊,仰首嘶鳴,那赤髯碧眼的牽駝俑,身穿窄袖衫,頭戴翻簷,再現了中亞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回憶起當年駱駝叮噹漫步在〝絲綢之路〞上的情景。它們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看到這些三彩駱駝及胡俑,我們彷彿看到在黃沙漫漫的大漠之上,一批又一批異域商人牽著載滿絲綢寶物的駱駝,正風塵僕僕地長途跋涉在絲綢之路上。而陣陣駝鈴聲,則傳達出中西友好交往的佳音。
點閱:323
下載:0

古代日本-資源代表圖
web古代日本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日本天皇被認為是太陽女神天照的後裔,日本各地也流傳許多神話或古代傳說史跡。漢書地理志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曹魏時代倭女王卑彌乎入貢魏天子,後曹魏派使節頒授「親魏倭王」印綬及魏明帝詔書,則為中國使節赴日首見於史冊。漢魏時代,日人多由樂浪間接輸入中國文化。
點閱:356
下載:0

銅錢、銀元、銀幣-資源代表圖
web銅錢、銀元、銀幣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銅錢:唐宋時期,中國銅錢可謂為當時的國際貨幣。正因為如此,銅錢外流的問題嚴重,使政府屢次下令禁錢輸出。 唐建中元年,銀、銅、鐵、奴婢,並不得與諸蕃互市。宋淳熙九年,詔廣、泉、明、秀漏泄銅錢,坐其守臣。明代中期以來,政府收稅、貿易皆以銀錠為主要貨幣。
點閱:222
下載:0

日本 - 奈良三彩-資源代表圖
web日本 - 奈良三彩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日本發現三彩的遺址有好幾處。西元1954?1969年,日本玄海灘發現唐三彩陶殘片二十二塊,拼合後是一件三彩長頸貼花瓶。在奈良,大安寺的金堂與講堂之間的燒土層裏發現唐三彩和紋胎陶,陶枕有三十多件。1968年,奈良縣橿原市安部寺址西北出土過唐三彩獸足殘片。奈良的正倉院作?皇家收藏機構,在當時收藏的不少精美的三彩器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
點閱:377
下載:1

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象牙-資源代表圖
web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象牙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出於大食諸國,及真臘、占城兩國,而以大食為上。獵者見象,以藥箭射之,象負傷逃遁一、二里後,藥發而斃。獵者取其牙,埋諸土中,積至十餘支左右,方搬至大食;再以舟運至三佛齊、日囉亭等地交易。
點閱:277
下載:1

廣州-資源代表圖
web廣州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廣州自秦代以來,即為中國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漢代的「譯長」、唐代的「市舶司」皆首置於其地。進口各類物產,如香料、珍寶、象牙,出口則是中國的絲綢、陶瓷、茶葉,甚而書籍等,其航線東至日本,西達波斯灣。即使元代的泉州港,清後期的上海港先、後出現,取代她在海運上的龍頭地位,至今為止,她仍是中國數一數二大型國際貿易港口。在諸多貨物當中,瓷器的出口最具「海上絲路」之特色。自從瓷器成為海上運輸的主要外銷貨物,廣州便是最大的瓷器輸出港,自唐至元,歷久不衰。阿拉伯商人都知道廣州生產瓷器,其實廣州瓷器來自東南沿海和長江中游各地的窯場。宋代著名的越窯、龍泉窯、景德鎮窯、耀州窯和磁州窯瓷器,都由這裡運送東南亞、印度、西亞、和東非地區。宋代廣東的外銷瓷窯則分布潮州、惠州、南海、佛山、廉江和遂溪;明代外銷瓷窯主要分布在潮州、佛山(石灣)、惠州、惠東、惠陽和平遠等地。廣州西村窯也是一處外銷瓷窯,但不見方志記載。西元1956年對該遺址進行發掘,發現燒瓷有青白釉、青白釉彩繪、青釉和黑釉等幾種,印花青瓷可能使用耀州窯印模,專供南海各地使用。三十年來該窯瓷器大多見於東南亞各國,國內絕少見到。伊本.貝圖達尤其推崇廣州瓷業的繁盛,他說秦克蘭(廣州)和刺桐(泉州)一樣,盛產瓷器。“秦克蘭是世界聞名的大城,最大的市場是陶瓷器業,商人從這裡將瓷器運到中國各地,又行銷印度、也門”。
點閱:334
下載:2

各地出土唐三彩特點-資源代表圖
web各地出土唐三彩特點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世界各地出土的唐三彩有兩個特點:全部是中、晚唐?品;這時三彩在唐朝基本上已經不作隨葬明器,全部是生活用具,不見俑或其他動物造型,只有壺、碗、盤、爐、罐等幾種。
點閱:195
下載:0

元明時代-資源代表圖
web元明時代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以鄭和船隊之路線為例:A第一次:歷經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占城、爪哇、蘇門答臘、古里和舊港。B第二次:此次航行除了爪哇、古里、柯枝、暹羅以外,至少還到過占城、南巫里、加異勒、滿剌加和錫蘭山等國。 C第三次:這次經歷的國家和地區有占城新州港(今越南歸仁)、靈山(今越南中部的華列拉角Cap Varella),賓童龍(今越南藩朗Phan Rang)、崑崙山(今越南南部昆侖島Poulo Eondore)、暹羅、交欄山(印尼加里曼丹島西南之格蘭島Galam)、爪哇、舊港、滿剌加、九洲山、蘇門答臘、花面國(今印尼蘇門答臘北部之實格里Sigli一帶)、龍涎嶼(今蘇門答臘島西北之Breueh島)、翠藍嶼(今印度尼科巴群島Nicodar)、錫蘭山、小唄喃(即故臨,今印度西南之奎隆Quilon)、柯枝和古里等地。D第四次:這次下西洋的目的是古里以西地區,航線漫長,需作比較充分的準備(包括尋求合適的翻譯人員等),所以實際開航的時間,應是永樂十一年的冬天。此次航行經歷的國家和地區有占城、暹羅、爪哇、舊港、滿剌加、阿魯(印尼蘇門答臘島日里Deli河流域)、蘇門答臘、喃勃利(即南巫里)、彭亨、急蘭丹(即前代的急蘭丹)、加里勒、古里、柯枝、乎魯謨斯、比剌、孫剌和溜山(今印度洋中馬爾代夫群島Maldive和拉克代夫群島Lacadive)等。乎魯謨斯Hormuz在波斯灣內,元代時與中國往來密切,進入明代以後,直到此時才發生聯繫。溜山就是元代的北溜,元朝商舶已到過該地;到了明代,鄭和此次的航行建立了雙方的聯繫。E第五次:古里、爪哇、滿剌加、占城、錫蘭山、木骨都束(今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Mogadishu)、溜山、喃勃利、卜喇哇(今索馬里東南布臘瓦Brava)、阿丹(今葉門的亞丁Aden)、蘇門答臘、麻林(今肯尼亞東部的馬林迪Mulindi)、剌撤(今阿拉伯半島南部木卡拉Mukalla附近)、乎魯謨斯、柯枝、南巫里、沙里灣泥(今葉門東北的沙爾偉恩角Ras Sharwayn)、彭亨諸國,「即舊港宣慰司使臣辭還,西賜文綺,襲衣,遣中官鄭和等賚敕即錦綺、紗羅、彩絹等物,偕往賜國王。」意即此次航行已到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北部。F第六次:到了祖法兒和甘巴里;祖法兒即今阿曼的多法爾Dhufar,甘巴里即今印度南部的柯因巴扥爾Coimbatore。G第七次:此次航行實際上超過了十七國,有溜山、加異勒、剌撤、阿丹、不剌哇、喃勃利、阿魯、祖法兒、柯枝、木骨都束及暹羅等。
點閱:377
下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