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94
智財權宣導影片-長腦袋也要長智慧-資源代表圖
web 智財權宣導影片-長腦袋也要長智慧
蔡漢璁/市立烏林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故事大綱:考試時有人作弊,老師發現之後告知:「偷看別人的答案,不會讓自己變聰明,努力學習才能充實腦袋瓜裡的智慧。」給他零分後加以叮嚀:「長腦袋,也要長智慧。」創作理念:1.教育學生作弊等同侵權、盜版等違法行為,進而建立尊重、保護智財權觀念。2.教育學生智慧財產是靠努力學習累積而成,藉此鼓勵學生積極向學。
點閱數480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25-05-12
年夜飯知多少-資源代表圖
web 年夜飯知多少
吳昭明/縣立安朔國小國小3-5年級
以學習單撰寫,讓學生仔細觀察過農曆年時團圓飯的菜色,以及所代表的含意,並能從年夜飯中瞭解中國傳統年節所代表之意義。
點閱數2709
下載數232
修改日期:2012-11-16
精省-資源代表圖
web 精省
王秀如/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行政區畫法」將台灣地區劃為一省二市;高雄縣併入高雄市,台北縣和基隆市併入台北市。地方自治法的法案,需先通過行政區畫法,將行政區調整後,再依省縣自治法和直轄市自治法進行省市長民選。1993年通過省縣自治法,直轄市自治法及行政區劃法,而於1994年12月完成省市長民選工作。1998年進行「精省」工作,廢除省長民選及省議會。 在行政院的規劃上共分成三個階段來進行「精省」作業:第一階段:民國87年12月底至88年6月為組織調整之規劃與過渡時期,確定組織與人員之調整、權益保障及財產之處理等原則,並將台灣省政府與台灣省諮議會改制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第二階段:民國88年7月起至89年12月止,係組織的調整期,除辦理各項組織整併、改隸、精簡與業務移撥外,應由各部會就未來政務推展之整體需求,重行修法,調整部會及其所屬機關組織。第三階段:完全回歸〈地方制度法〉規範。 關於「精省」作業第三階段,其實際執行做法上是:先於民國87年10月28日公佈〈台灣省政府弁鈮~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確定省政府的定位在「為行政院派出機關台灣省為非地方自治團體。政府受行政院指揮監督,辦理下列事項:一、監督縣市自治事項。二、執行省政府行政事務。三、其他法令授權或行政交辦事項。」民國87年12月21日由民選省長職改為官派省主席,民國88年7月省政府各單位轉型為行政院各部會中部辦公室。民國89年3月21日廢止〈省政府組織法〉,即去除「省」這個階層,於實質上行政院將下轄2個直轄市、5個省轄市、18個縣。
點閱數496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6-30
再造歷史現場-歷史步道的手作修繕-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歷史步道的手作修繕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為了維護「礦業歷史散步道」生態棲地的完整與避免不可逆的破壞, 所指散步道修復工程為以手作步道的方式進行既有登山步道的維護及施作,盡量避免使用大型機具及外來、不可逆之材料施作,盡量減低對於出磺坑文化景觀的生態環境造成擾動,相關手作修繕工法亦須符合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出磺坑文化景觀保存及管理原則」之規定辦理、整修的步道舖面材質,希望以「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為最高指導原則。 因此,在步道整修的過程中,為減少運輸成本,並使用符合自然環境的素材設施,利用步道周邊的原始石材做為步道階梯的材料,自民國109年(2020)2月到10月,除了先期的修繕作業,期間也舉辦生態健行導覽活動,並針對出磺坑周邊的公館國中、公館國小、福基國小及開礦國小之教職員舉辦礦業歷史散步道導覽解說活動,將步道解說員培訓課程之教材彙整後提供予學校教師參考,幫助學校進行鄉土教材之編列。 手作步道關切的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施作工法理念,更希望透過對生活環境的理解,喚醒對環境倫理的反思,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定位,用雙手重拾與土地的關係。
點閱數18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高三複習講義  單元一  遠古到秦漢-資源代表圖
web 高三複習講義 單元一 遠古到秦漢
孟憲清/私立徐匯高中國小1-3年級
1.提供高三學生複習之用,空格均為重點,可在教師授課時填上,或學生自行查出答案,以增進複習效果。2.牛刀小試之題目均為歷屆大考試題,給學生練習並了解命題趨勢。
點閱數697
下載數27
修改日期:2011-11-09
市舶司制度 - 建立-資源代表圖
web 市舶司制度 - 建立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廣州為唐代第一大港,為了管理對外貿易與外僑事務,唐朝在廣州先設置市舶使這一官職,由當地長官兼任。迄今所見有關市舶使的最早記載是唐玄宗開元二年(西元七一四年)之安南市舶使周慶立。直至德宗,才獨建市舶使院,不再附屬於嶺南節度使或廣州刺史衙門內,即為市舶司。
點閱數5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動物-資源代表圖
web 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動物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史書中有很多關於天馬的記載,書中的天馬並非神話傳說,乃是一種西域的優良馬匹,高大雄壯且速度極快。天馬之說應是跟漢武帝有關;據說他曾卜卦,卦文說:「神馬當從西北來」,武帝便積極向西域求馬。西元前105年,烏孫王向武帝求娶公主,願以良馬千匹作為聘禮,武帝十分欣喜。大宛馬即是有名的汗血馬;武帝得知大宛有良馬,派使者帶千金欲與大宛換取良馬,大宛拒絕、殺漢使並奪取其財富。武帝派李廣利出兵征討,獲勝後得三千匹汗血馬。武帝見汗血馬神駿非凡,更勝烏孫馬,因此將烏孫馬改稱西極馬,把天馬的封號給了大宛馬。這些馬匹對改良中原馬具有積極意義,中國內地養馬業也因此迅速發展。 駱駝:這是西域地區的重要動物;東漢嶺南地區流傳:「少所見,多所怪,見?駝以為馬腫背」。蠹駝指的就是駱駝,是古代絲路上的重要交通工具。駱駝能負重致遠、辨識路途、預測沙漠氣候,古代各國商人把生絲、綢緞、油漆、麻布和皮革裝備,綁在駱駝上,組成浩浩蕩蕩的商隊,來往於絲路上。獅子:據說戰國時代就已傳入,在西漢末的長安城,已經繁衍出成群的獅子。又稱師子,唐代喜以此稱。拂菻狗指的是哈巴狗,約在唐初時傳入。《新唐書》記載:「唐武德七年,高昌王獻狗雌雄各一,高六吋,長尺餘,性甚慧,…中國有拂菻狗,自此始也」。由此可知,中國的哈巴狗是透過高昌而傳入。鴕鳥:鴕鳥在漢代的文獻中已有記錄,據說是從條枝國經安息再傳入中國,當時並不是叫鴕鳥,只稱大鳥或大雀。首次出現鴕鳥之名在唐代,由駱駝比喻而來。明代時把鴕鳥稱駝雞,多從海上傳入中國;鄭和下西洋時在阿丹國「買得駝雞」,就是很好的說明。
點閱數59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 蒜」你「蔥」明-資源代表圖
ebook 「 蒜」你「蔥」明
邱月玲/北門區文山國小國小3-4年級
「 蒜」你「蔥」明
點閱數338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7-12
有機菜園教學設計-資源代表圖
ebook 有機菜園教學設計
吳明勳/縣立臺興國小國小4年級
有機菜園教學設計
點閱數372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11-09-28
來去大峽谷-資源代表圖
web 來去大峽谷
陳思茜/市立五堵國小國小3-6年級
介紹美國大峽谷的地形.氣候和景觀
點閱數371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