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97
聽俚語,遊基隆-資源代表圖
web 聽俚語,遊基隆
陳建邦/基隆市仁愛區尚智國民小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修改自基隆市本土語言教材,內容為基隆在地俚諺,為了解本地傳統生活的一門途徑。
點閱數642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12-06-03
節日習俗-資源代表圖
web 節日習俗
范桂榕/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臘八節與盂蘭盆節原是佛教節日,後來成為中國民俗節日之一。農曆十二月初八,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因此,佛教徒稱這一天為「佛成道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日即被視為年節,但當時沒有固定在十二月初八,到了南北朝,隨著佛教影響擴大,才開始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每逢臘八節必喝臘八粥,不但有益身體,分送親友臘八粥也有分送祝福之意。農曆七月十五日是「盂蘭盆節」,民間稱為「中元普渡」,這一天要舉行超渡儀式。「盂蘭盆節」原是源自「目蓮救母」的故事,宋代以後,「盂蘭盆節」的重點已經不在供佛上,而是轉移到佈施、超度亡魂上。
點閱數317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10-05-26
再造歷史現場-《也有餘紅也有風》|基隆潮西岸走|大基隆歷史場景系列影片-資源代表圖
以白米甕為主題進行影像紀錄,記錄整個修復過程,並且納入專家訪談、史料文資呈現、基隆歷史發展與基隆西岸的介紹等人文元素,5支影片分別為「西岸篇—三木君的夏天」、「小吃篇—朝牌食堂」、「步道篇—我家後面有砲台」、「願景篇—唱歌的海翁」、「砲台篇—也有餘紅也有風」。 除影像紀錄,另外也辦理以「流籠到基隆」為名系列活動,包括音樂展演、城市漫步、明信片繪畫等互動,期待民眾能夠更了解基隆西岸的文化發展。
點閱數1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08
認識統一發票-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統一發票
謝佩寰/市立中區光復國小國小4年級
在課堂中使用智慧教室電視播放PPT,讓學生認識常見統一發票的外觀以及購物索取統一發票的好處。先以投影片模擬營造購物的情境與流程,讓學生了解索取統一發票的必要性與好處,並以超連結的方式連結到相關單位的網頁進行更深入的介紹,接續可讓學生透過點選電子白板的問答方塊進行學習單元的總複習,最後依學生程度與能力設計不同難度學習單題目讓學生動手完成,以加深學習印象。
點閱數1883
下載數86
修改日期:2019-02-14
土角厝、綠竹筍、斗笠、燒窯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土角厝、綠竹筍、斗笠、燒窯學習單
余俊霖/縣立海湖國小國小4-5年級
土角厝、綠竹筍、斗笠、燒窯學習單
點閱數447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1-01-05
善用地圖旅遊去-資源代表圖
web 善用地圖旅遊去
林愉真/市立光明國小國小4年級
利用學生先備知識與技能,活用地圖資訊,熟悉圖名、圖例、方位標等地圖要素的運用,規畫家鄉旅遊,深入探索家鄉人文風情,從而培養愛家愛鄉的情懷。
點閱數353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23-10-01
鴉片戰爭的影響和檢討-資源代表圖
web 鴉片戰爭的影響和檢討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西方世界的器物、制度、思想文化觀念自此逐漸深入影響中國,衝擊中國固有的一切事物。雖然此一戰爭一般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但大多數的清朝官員與知識份子並沒有從此戰爭的失敗得到教訓,也沒真正瞭解到失敗的原因,與西方人士的接觸往來依舊以固有的天朝觀念處理運作,導致外交與通商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最後因為二次英法聯軍的慘敗,才使清廷醒悟到中國的外交與軍事必須進行改革。然而從鴉片戰爭到英法聯軍期間,卻因為固守天朝觀念,讓中國近代化的改革運動延誤了二十年的時間。
點閱數437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0-06-02
校園的人際關係-資源代表圖
web 校園的人際關係
張文陵/市立北屯區文昌國小國小3-4年級
使用行動載具播放電子書與投影片,並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進而認識校園中的人際關係,進而學習與人的良好互動。
點閱數206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0-12-17
傳統技藝-閃亮臺灣文創品牌紅、青、金-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閃亮臺灣文創品牌紅、青、金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她是鋼琴家、大學教授、文化機關首長、無任所大使、文化類基金會董事、文化藝術總監、策展人、民間公司顧問等,長年以來擁有多種頭銜,且同步進行不同面向的工作。近十多年來,更被視為臺灣的「文創教母」。
點閱數1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地名e點通-資源代表圖
web 地名e點通
陳瑞梅/海東國小國小3年級
台南市安南區海東國小的好望角於今年落成了,學校的圍牆打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藍色波浪的欄杆,警衛室的造型像一艘船,這可是有意義的呢?海東國小位於古台江內海,為了傳承台江文化,本校將台江文化的特色,融入了好望角的設計理念,成為學校師生,最好的教材,因此,本課程探索家鄉地名的由來,將以學校好望角為出發點,進而深入探索學區內-本淵寮、溪心寮與海尾寮地名的由來。 「地名e點通」教學活動設計是希望學生透過探索家鄉地名的過程,能了解家鄉地名的由來,並能培養愛鄉的情懷。本課程以e化教學媒體-電子白板為工具,於分組教室上課,讓學生動手上網蒐集資料,並學習以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製作專題報告,將所蒐集的資料彙整,經小組討論後,上台發表心得,再進行小組海報製作。最後,透過分組報告,同學互評,學生能學習欣賞與發表等帶的走的能力,並從中獲得認知、情意、技能的學習。
點閱數647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