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再造歷史現場-《也有餘紅也有風》|基隆潮西岸走|大基隆歷史場景系列影片
以白米甕為主題進行影像紀錄,記錄整個修復過程,並且納入專家訪談、史料文資呈現、基隆歷史發展與基隆西岸的介紹等人文元素,5支影片分別為「西岸篇—三木君的夏天」、「小吃篇—朝牌食堂」、「步道篇—我家後面有砲台」、「願景篇—唱歌的海翁」、「砲台篇—也有餘紅也有風」。 除影像紀錄,另外也辦理以「流籠到基隆」為名系列活動,包括音樂展演、城市漫步、明信片繪畫等互動,期待民眾能夠更了解基隆西岸的文化發展。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教育部委辦計畫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地Ba-Ⅳ-2 傳統維生方式與人口分布。
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地Ba-Ⅳ-2 傳統維生方式與人口分布。
學習表現
2b-Ⅱ-2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
2a-Ⅲ-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動關係。
社3b-Ⅳ-1 適當選用多種管道蒐集與社會領域相關的資料。
2a-Ⅲ-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動關係。
社3b-Ⅳ-1 適當選用多種管道蒐集與社會領域相關的資料。
議題
多元文化教育
核心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更新時間
2024-01-08
點閱數:71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