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世界的器物、制度、思想文化觀念自此逐漸深入影響中國,衝擊中國固有的一切事物。雖然此一戰爭一般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但大多數的清朝官員與知識份子並沒有從此戰爭的失敗得到教訓,也沒真正瞭解到失敗的原因,與西方人士的接觸往來依舊以固有的天朝觀念處理運作,導致外交與通商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最後因為二次英法聯軍的慘敗,才使清廷醒悟到中國的外交與軍事必須進行改革。然而從鴉片戰爭到英法聯軍期間,卻因為固守天朝觀念,讓中國近代化的改革運動延誤了二十年的時間。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高中10-12年級(五)
學習內容: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Ab-Ⅲ-1 臺灣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的發展有關聯性。
歷Ca-Ⅳ-1 清帝國的統治政策。
歷Db-Ⅴ-3 戰後的社會運動。
學習表現:3b-Ⅱ-1 透過適當的管道蒐集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料,並判讀其正確性。
3b-Ⅲ-1 透過適當的管道蒐集社會議題的相關資料,並兼顧不同觀點或意見。
歷1b-Ⅳ-2 運用歷史資料,進行歷史事件的因果分析與詮釋。
歷1a-Ⅴ-2 說明相關歷史事件或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性。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