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國小5-6年級(三)
搜尋相關的資源 1,426 筆
web走進公眾.美化台灣─顏水龍
顏水龍(1903-1997)是二十世紀臺灣美術史上最重要的前輩藝術家之一,出生台南,曾赴日本及法國深造,繪畫風格造型簡鍊,用色對比強烈溫暖,畫風傳達出台灣特有的陽光與熱度。戰後致力推廣臺灣工藝美術,嘗試用生活實用美學改造一般大眾的生活品質,其後理念擴展至都市景觀設計與公共藝術領域,堅持美化現代社會的理想。顏水龍成就橫跨眾多領域,本展嘗試以顏水龍一生藝術的公眾性,以及獻身形塑台灣共同理想的特質為主題,展出包括油畫、素描、工藝設計、廣告商業設計、馬賽克公共藝術等作品。優雅、素樸、都會不僅代表顏水龍的個人一生形象,也代表他所要推廣的現代台灣的文化形象。藉由這些原作,本展期待讓更多關心台灣美術的人藉此更深刻地瞭解顏水龍一生的成就與理想。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400
下載:7
web蔡國強 泡美術館
蔡國強,這位自1980年代後期崛起於國際藝壇,被美國紐約時報評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藝術家,首度在台灣舉辦回顧性大型個展,展覽作品包括分別網羅自歐美、亞洲等多所美術館及私人收藏的火藥草圖、爆破紀錄和大型裝置藝術,以及匯集許多蔡國強早期作品、文件等的《大事紀》與特別為本展創作的新作。蔡國強的創作一貫表達了一種從東方哲學和現代宇宙論所引伸的形而上思索,其氣勢磅礡的大型爆破作品和裝置藝術立足國際藝壇。這次展覽除了嘗試從國際當代藝術的實踐、社會和地緣政治的批判、東方的美學與文史哲學等文化的角度觀照蔡國強的創作外,從策畫和理念上將更深入地討論藝術家的成長背景和創作生活,希望能完整呈現蔡國強其人與其藝術精神。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431
下載:3
web莫內花園
法國印象派宗師克勞德-莫內的繪畫以盧昂教堂、乾草堆、睡蓮池等戶外寫生作品聞名於世。本次展覽作品將以莫內在巴黎近郊吉維尼(Giverny)私人花園所創作的花卉及自然風景為主軸,輔以其追尋光影留痕、雲天遊蹤、林海風跡等瑰麗豐富的作品,以「莫內花園」為名,向法國瑪摩丹美術館、蘇格蘭等地洽借重要大作,讓觀眾得以欣賞到色彩豐富、筆觸生動的藝術史鉅作。 這位被讚譽為印象派理念最純粹實踐者的藝術家,擅長捕捉大自然光影生動繽紛的變化,更是以新風格、新語言對抗歐洲傳統油畫,進而推動現代繪畫發展的重要藝術創作者。本館希望藉由回溯莫內精采的戶外風景作品,讓觀眾重新回顧西洋美術史上風起雲湧的重要一頁,親炙印象派色調筆觸豐富的原作,並得以暫時抽離繁忙瑣碎的生活,回歸安適恬靜的田園氣氛中。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59
下載:7
web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
法國藝術史儼然世界美術發展的縮影,而龐畢度中心所收藏的現代及當代藝術作品更可說是全球美術館的翹楚,其收藏涵蓋了二十世紀迄今重要的藝術流派及運動,從立體派到抽象畫,歷經超現實主義,到當代青年創作者的多元樣貌,完整呈現了風起雲湧的現代藝術風潮。本館與法國龐畢度中心繼2006年「新媒體藝術展1965-2000」後,再度以「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攜手合作,並首度以主題策劃展的方式,為臺灣觀眾帶來重量級的現代藝術體驗。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411
下載:0
web臺灣當代‧玩古喻今
本展呈現1990年代以來,23位臺灣當代藝術家從在地的歷史文化脈絡,及個人的生命經驗中出發,透過過去的「經典」之作而再創新作,包括:臺北故宮鎮院之寶──北宋范寬、郭熙與李唐的山水畫;元代四家中的黃公望;與明四家中的沈周及唐寅;清代中西合璧的宮廷畫家郎世寧;與臺灣早期重要的前輩畫家顏水龍。除此之外,挪用者還包括:皇室使用的鐘鼎古器物、重要的歷史照片、及古代典籍與詩詞等。展覽依據藝術家所挪用的作品主題,回歸古代分門的方式,分為山水、道釋、人物、神怪小說、筆勢、花鳥畜獸與留影等七類,藉此觀察當代藝術家使用這些經典之作的「意圖」以及如何「再造往昔」。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339
下載:6
web林惺嶽-台灣風土的魅力
藝術家林惺嶽身兼畫家、美術教育、文化評論、藝術史詩的集大成者,堪稱是台灣藝壇最有活力的藝術戰將之一,尤其他在藝壇敢言衝撞體制的強悍行事作風,引發藝術論戰,頗受各界矚目。林惺嶽繪畫語言的演變風格,從神秘超現實發展到具象表現,題材由夢幻田園、仰視穹蒼到巨碑式的風景,特別鍾情探索台灣山水的意境,尤其他詮釋台灣山川成為主體意識的載體至為鮮明。臺北市立美術館策辦「林惺嶽—台灣風土的魅力」(Hsin-yueh Lin : Enchanting Taiwan ),既是林惺嶽個人的回顧展,也是全面研究其藝術思想與作品的重要展覽。林惺嶽勤奮努力的畫筆與書寫評述文字,深深影響台灣現代美術運動的各個階段歷程,從六○年代發展至今,積累相當豐富可觀的畫作與文字著作,兩者的質與量俱佳可視為等量齊觀。本展精選藝術家自1960年代晚期至今的油畫、水彩作品138(組)件,包括〈歸鄉〉(210x419cm, 1998)、〈天佑花蓮〉(218x654cm ,2010)、〈國寶魚巡禮〉(160x1260cm ,2011)、〈台灣神木林的風雲歲月〉(218x654cm ,2012),四大件油畫巨作,將在北美館首度發表隆重展出。這些豐盛而淒美動人的畫作與史詩般的論著,展現了林惺嶽藝術創作的整體風貌。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91
下載:3
web2006「快來!拍張好照片」教育展
「影像藝術」是呈現人類歷史與記憶的最佳寫照,包含記錄著過去歷史的史實,對人物的緬懷,及表達對土地與風俗民情發展的紀實。透過今年的教育展來學習發現藝術家關懷自己的生活環境,表達創作的思想、情感,及成長的時代意涵。本展規劃成三個學習區:包含(一)「影像之美」區(二)「影像美學」區:「影像表現對照」展示、「技法與美」、「暗房與明室」(三)「影像創作」區等。透過影像藝術的教學,讓兒童可以增進其視覺藝術的學習內涵,發現人類生活與文化的價值。因為「影像藝術」是最能勾起人們回憶與締造歷史見證的藝術創作形式之一,由現今於數位相機的發達與藝術創作的多元化,當代的影像藝術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無時無刻地圍繞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成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工具外,並具有頌揚人類生命菁華與求新精神的價值,本館特別鼓勵兒童來學習認識這項藝術,實具有嶄新的時代性意義。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434
下載:5
web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
「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是北美館首度展示1998年至今之重要典藏品修復回顧展,除了展出北美館歷年油畫、水墨(含膠彩)及紙質等修護作品之外,同時放映修復過程中珍貴的影像,形成一場「真實與隱藏」、「動與靜」之間的時空對話。透過歷年來修復過程中的意外發現,比如特殊的裝裱、材料、簽字、畫中畫,輔以X光、紅外線、紫外線、成份分析及可見光譜分析等科學檢測分析發現藝術家獨特的創作軌跡。展覽內容共分為「可見/不可見」、「科學/對話」「歷史記憶」、「藝術再現」四個展區、以及修復紀實影像放映,藉此分享本館歷年來典藏與修復之觀察與展望。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376
下載:1
web2012台北雙年展
「2012台北雙年展」由目前以德國柏林為主要據點的德籍策展人安森.法蘭克(Anselm Franke)負責策劃。本屆展期:2012年9月29日至2013年1月13日,除主要展場臺北市立美術館外,並延伸到臺北市內其他地點。 「2012台北雙年展」的策展構想是和過去與歷史進行想像性的互動,進而協調歷史意識。假設全球藝術體系的共同點就是現代化的經驗和影響,本屆雙年展著重的便是全球各地藝術家針對這種經驗與過程如何闡述與進行談判協商。重現或重顯現代性,重新書寫其主要的敘述,以及,重新擬定建構的資源,這些都是具全球性規模的跨學科計畫。這項展演活動的驅使力在於希望能找到一個優勢位置發聲,並由此連結到現代化的邊緣,其目前的形態與漫長的身影與影響,以及藝術在當下轉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王德威在其中國文學研究的書籍《歷史與怪獸》中提到了中國與台灣在20世紀的歷史,並談及許多的政治暴力──通常以啟蒙、理性、烏托邦為名──與虛構產物間的關聯。王德威在書中透過中國古代的惡獸檮杌來表現歷史,因為檮杌可以看見過去與未來。當歷史無法將過去的意義帶到現在時,虛構的文字就取而代之。本屆雙年展召喚檮杌,這隻虛構的怪獸是個對象,代表了人類對過去經驗的詮釋與無法追憶卻又無法忘記的官方記憶(official memory)。正是透過歷史如怪獸般的醜惡與殘暴所內含的政治與美學意義,才能在所展現的可能曙光中想像現在的狀態。 透過東南亞地區與世界各地共同策展人的合作,「2012台北雙年展」的架構下有一系列想像的微型美術館,投射出推測的歷史與未來的可能性。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93
下載:0
web看見晝夜-2011探索藝術展
本館教育推廣組於2011年所規劃的「看見晝夜-2011探索藝術展」,展覽內容規劃主要以本館典藏作品的展示及展覽空間的氛圍營造,並結合「豪華朗機工」多媒體裝置藝術的呈現,提供一個多面向的互動體驗展覽,小朋友可以透過藝術的表現,來體驗及欣賞晝夜不同的意象與樣貌,並藉由作品欣賞來認識現代藝術的多元性及精神。本展主要針對3至12歲的兒童及親子觀眾為對象而設計,展覽的內容希望透過欣賞本館豐富的典藏,以及活潑的互動學習,一同探索宇宙的奧秘並深入體驗藝術家的創作魅力,藉由藝術作品探討宇宙間晝與夜的幾個子題:為什麼會有晝夜?晝到夜會出現什麼顏色?景色有什麼不一樣?白天與晚上會出現什麼聲音?白天與晚上會出現什麼景色?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21
下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