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47,591 筆
web新莊廟口弄尪仔
本單元的設計首先介紹布袋戲的起源、發展過程、角色種類與布袋戲大師,讓學生先對布袋戲有基本的認識,並感受到社會上仍有一小部份人群,默默為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而努力,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重視。有了對布袋戲的基本認識以後,接著播放布袋戲劇給學生觀賞,進一步引導學生從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或生活故事中,改編適合掌中偶演出的劇本,分配角色後,設計與製作布袋戲偶,一方面學習文化藝術的實質內涵,另一方面更訓練學生雕塑、縫紉等的創作能力,並藉此活動,讓學生學習彼此溝通協調等生活上獨立與合群的能力。在戲偶的操作練習上,希望藉由戲偶的操作,訓練學生肢體協調、聲音表情和語言表演的掌握能力;在背景音效方面,請學生攜帶可以替代樂器的生活用品、環保素材,或挑選適合的背景音樂,錄製後配合演出使用,讓學生能隨時留心日常生活物品之再利用,學習愛物惜物的好習慣。最後,整合所學,引導學生完成一場簡單的掌中戲表演,彼此互相觀摩學習與分享,除了能更深入體會傳統文化傳承的不易以外,也期盼能表現出學生的創意與創新。
新莊國小/縣立新莊國小國小5年級
點閱:675
下載:16
web糊禮糊塗--高超紙藝小世界--桃園地區糊紙藝術研究
我們以家鄉桃園市為研究範圍,探討民間技藝-糊紙。桃園市是一個繁榮的活動商圈,以市中心「景福宮」為中心,向外擴展,因此,民間色彩很濃厚,也一直保留著一些傳統的民俗風味,雖然是一個大社區,卻異於其他大都會區。社區裡尚有許多早期的傳統事物,如:傳統糕餅、繡莊、糊紙等技藝,是一個保有多項民間傳統風俗且富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城市。為了提升當地及其他地區人們對糊紙的傳承及民間習俗的認識,所以我們六人決定親身報導此項技藝。報導根據,以書籍、文刊為基本認知(參考文獻:書籍-「台灣民俗大觀2」【歲時節令.俗信‧舊行業】(P.200-P.207)。),再尋求長輩們的意見,最後親自參訪各個傳統糊紙店,以做詳細報導(本團隊第一次參訪的時間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參觀訪問了桃園市民生路永燈祠建醮的糊紙以及永安路324號的名加糊紙店。)。這項報導分工合作的方式是:以我們六個人自行探討為主,家長及師長則從旁協助。每週制定問題後,回家做報告或查閱資料後,在隔週的集會中提出報告並做討論及彙整。我們將在每次集會時彙整各種文字、圖片、影音、資料、外出參訪結果,提高資料的完整性,讓所有人在閱讀我們的網頁作品時,能認識、了解、甚至欣賞我們中國這項超高水準的手工藝,盡情遨遊在迷你袖珍、卻奇異奧妙的民俗藝術之中。
張峰銘/縣立桃園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334
下載: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