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47,562 筆
web台南市國中食育教材電子書
台南市國中食育教材內容先從「東山咖啡」的在地特色飲品,再來介紹「台南在地牛肉」的特色小吃,從在地食材的介紹、地區文化的導覽、食品營養與安全、低碳概念到實作性的操作等。
林心萍/教育局國中7-9年級
點閱:873
下載:71
web日本音樂遊
每個民族都有他獨特的文化,而音樂正是重要的文化之一,藉著音樂的傳遞,世界各地的文化得以相互呼應與交流。日本是亞洲各國中與台灣關係最密切的國家之一,不論是日本偶像劇、電影、流行音樂、動畫、漫畫等等,與學生的生活都息息相關。而日本許多的傳統藝術文化更是來自中國,為了讓學生對日本的文化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特別設計「日本音樂遊」的教學課程。 藉由「日本音樂遊」的教學課程,引導學生認識並感受日本傳統音樂的特色。另外,讓學生以分組創作的合作學習方式,運用日本音階創作並以直笛演奏呈現團體創作作品。希望能培養學生具備多元的視野與尊重多元文化的胸懷。
蕭雅黛/崇明國中國中8年級
點閱:664
下載:40
web感恩~通往愛的列車
一、課程背景說明 五月是母親節、六月是畢業季,正是表達感恩的最佳時機;又面對環 境的變遷,每個人應該對「大地之母」--地球付出一份心力,因此設計 了「感恩~通往愛的列車」課程。希望孩子能記得父母、師長的恩情,更進 而愛護自己的生活環境、秉持感恩惜福的精神,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他 人。因此,感恩是通往愛的列車,下一站幸福。 二、課程特色 溫馨的五月、即將來臨的畢業季、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在眾人的 協助下,才能茁壯成長,因此需要懂得感恩並付諸行動。基於這樣的理念, 配合學校行事,設計了「感恩惜福」的課程,其特色條列如下: 1、追求創新卓越課程: 以易教樂學教材,展現自編教材獨特的魅力;利用E化多媒體、多元的評量、簡易的教材,進行師生易教樂學的教材。 2、以孩子為主的體驗課程: 以九年一貫能力指標為主軸,培養帶著走的的能力;凝聚焦點,配合教育政策發展多元的教學模式,提升競爭力,培育具 備帶著走能力的優質主人翁。 3、教材教法走向數位化: 順應世界潮流,結合「現代化」、「創造力」的課程教學,教材教法走向數位化,利用電腦、單槍投影機播放自製 教學影 片,實物投影機、掃描器將學生作品放大,讓全班學生能一覽無遺,沒有死角。 4、以多元評量肯定學生: 有實作評量:學習單、繪畫作品;動態評量:學習態度、口語表達、心得感想發表,以及自評、互評、教師評量等多元評量 方式,鼓勵學生能多元發展、建立自信心。 5、教材跨領域、兼具五育的培養: 教材內容橫跨綜合領域、藝術與人文領域及數學領域。同時培養學生多元智能:感恩惜福的觀念(德育)、將數學所學知 識,應用於日常生活(智育)、激發眾人的創意與養成團隊精神(群育)、鍛鍊繪畫技巧與懂得欣賞美的事物(美育)。
蔡鎮任/安平國小國小6年級
點閱:1823
下載:90
web青春創學院-音樂好科學-不是樂器製造的科技音樂超酷!
google小姐不只是能抱狂新聞而已,你知道google小姐還能唱歌嗎? 你聽過一些很厲害的網友,能把一段正常的說話,改編成beat box般的音 樂嗎? 似乎製造出音樂,不再是樂器與聲帶的專利,各種電子音樂與混音技術的應用,更為音樂的世界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面貌。 本集微型點子對撞機節目,邀請音樂家WIWI官大為 ,與你聊聊電子元件時代,那些你聽了許久,卻從未想過原因的美妙音樂。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點閱:266
下載:0
web青春創學院-音樂好科學-資訊可以聲音化?
當科技成為實踐想法的工具,比起為一個人寫一首歌,讓我更好奇的是寫一首歌背後的規則是什麼?做為一個聲音與音樂的創作者紀伯豪這麼說:「例如設計一個樂器,讓大家可以控制這個樂器發出不同的聲音,我相信科技可以讓更多人成為一個創作者。」除了聲音裝置設計,紀伯豪老師將與同學分享有趣的科技結合藝術領域中的創作思考。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點閱:247
下載:0
web青春創學院-音樂好科學-為什麼有音樂?
音樂已經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你知道音樂到底是怎麼產生的?音樂是 do re mi fa so… 那些如同豆芽般地五線譜記號組成,為什麼不是其他符號而是用這樣的音符與音階表現呢?這些音階是怎麼劃分的呢?不懂音階的許多動物也同樣地能發出許多美妙的聲音,這些聲音也能用我們的音階來描述嗎? 音樂又為何能聽起來有喜怒哀樂的變化呢?看似與科學無關的音樂,其實有著你所不知道的科學原理! 本集微型點子對撞機節目,邀請音樂家WIWI官大為 ,與你聊聊音樂從何而來?隱藏在音樂背後,又有什麼玄妙的科學與規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點閱:223
下載:0
web青春創學院-音樂好科學-當歌唱遇上腦科學
關於大腦活動與音樂,同學可能聽說過歌唱可以減壓、莫札特音樂效應、或者古典音樂幫助學前兒童大腦發展的說法。但是,為什麼我練歌彈琴耗了三天三夜,卻比不上隔壁只練了30分鐘的小明?本堂將從音樂練功的效能揭開「腦神經科學」的入門機密!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點閱:222
下載:0
web青春創學院-音樂好科學-什麼是新媒體藝術
什麼是新媒體藝術?當科學問題遇見藝術想像,例如:「環境汙染與藝術共生」這樣的議題如何以新媒體藝術呈現?就讀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的朱秦瑩同學,經由人嶼科技新媒體藝術策展計畫指導,將分享共創作品「憂患並存」,探討生物的可適性是否會在未來人為和自然共生的環境中,延伸出新的物種樣貌及美學。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點閱:220
下載:0
web青春創學院-音樂好科學-聲音方程式
沒有人演奏可以演出音樂會嗎?這場藉由音響喇叭、電腦程式「取代」人類成為音樂會主角,名為「Concert of Machines」會是如何透過科技,改寫舉辦音樂會聲場的想像呢?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點閱:172
下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