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HTC Focus 3、Oculus Quest 2 在氣候急遽變遷下,我們的生活環境面臨永續生存的壓力,節能減碳綠色生活意識更有推廣的急迫性,透過社會教育,對家鄉的介紹藉此導入碳足跡意識是與生態共好的議題,讓我們的家鄉得以永續發展。臺灣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古往今來,與不同的民族文化融合,豐富的人文歷史、古蹟建築也造就了現代臺灣的人文風貌。 本教材期待透過VR的沉浸感受,讓學習者對各地區的文化、交通背景有初步的認識,引發對社會人文的興趣。以下為本教材規劃之六個單元內容: 1.家鄉的行政機關:了解臺灣行政機關組織架構、功能,並學習投票流程。 2.臺灣的交通:認識臺灣各縣市人口數及來往交通工具。 3.認識家鄉-位置及歷史:認識臺灣各縣市分佈位置及歷史古蹟。 4.認識家鄉-在地特色:認識臺灣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 5.永續綠色餐桌:認識碳足跡,並學習了解商品的碳足跡。 6.永續環境生態共好: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及保育方式。 關鍵字:我的家鄉、政府機關、交通工具、縣市位置、在地歷史、特色文化、碳足跡、永續環境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教材
主動式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Ab-Ⅱ-1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利用,和其居住地方的自然、人文環境相互影響。
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Ac-Ⅲ-1 憲法規範人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學習表現:1a-Ⅱ-1 辨別社會生活中的事實與意見。
1c-Ⅱ-1 判斷個人生活或民主社會中各項選擇的合宜。
1a-Ⅲ-2 舉例說明在個人生活或民主社會中對各項議題做選擇的理由及其影響。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1b-Ⅲ-1 檢視社會現象中不同的意見,分析其觀點與立場。
環境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2024-03-18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