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國王實際權力下降
自1688年光榮革命後,英國國會就掌握國家大權,國會在運用統治的過程中,又產生的兩黨政治與內閣制(Cabinet System)。光榮革命前,英國國會議員就因政見不同,分為王黨和民黨,兩黨議員就以國會為中心,以政策辯論來爭奪政權,兩黨制就成為英國政治上正常現象。權利法案確立議會擁有最高權力,但未使國王喪失一切權力,威廉三世仍可選擇顧問與主要官員,並控制政府政策,決策前也無須與議會商討,往後20年內,國王仍繼續使用否決權。直至1714年喬治一世繼位後,情形才發生改變,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不熟悉英國內政,且不會說英文,國家大政交由國會多數黨的領袖主持。18世紀中葉,國王基本上不再掌控政府,大權落於大臣與議會手中。喬治三世雖試圖恢復皇室原有影響,但卻無功,後來繼承者漸習慣此形勢,便不再堅持國王為國家最高權力中心。18世紀中葉以後,兩黨爭奪政權形成慣例,於是大選後,國會中取得席次較多得多數黨,就由該黨黨魁擔任首相(Prome Minister),由他挑選國會同黨議員中較重要人物,擔任政府各部部長職位,組成負責全國行政事務的內閣,內閣從此產生。國會中居少數席位的在野黨,就稱為「國王陛下的忠誠反對黨」。英國首相雖以英王首輔名義來執掌全國庶政,但是首相並不對國王負責,而是對國會負責,假設大選執政黨競選失敗,多數黨成為少數黨,原任首相就必須辭職,改由新的多數黨黨魁接任首相。英國政權就以兩黨制和內閣制度和平轉移,這是英國不會發生內戰的基本原因,英國國會始終是全國政治的重心,國王就成為「御而不治」(Reigned But Not Rule)國家元首。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87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792.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