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晚清電話利權爭奪戰
繼英商在上海架設電話網絡後,列強以競賽般的速度,爭奪晚清中國各地電話業務的經營權。光緒二十六年(1900)後,丹麥商人在北京與天津架設電話,而俄國在東北,德國在膠州灣先後開辦電話業務,數年後漢口、廈門洋商接踵為之。中國的電話業務利益遂掌握在外商手中。盛宣懷1899的上疏中:「沿江沿海通商各埠,若令皆設有德律風,他日由短線而達長路,由傳聲而兼傳字,勢必一縱而不可收拾,不特中國電報權利必為所奪,而彼之消息更速于成,防備不早,補救何從?」的這段話,可以瞭解當時洋商在華經營電話業務的狀況,1907年2月,郵傳部電政總局以商辦電話為基礎,在上海南市東門外設立上海電話局,開業時有用戶97家,打破了自1882年起由外商壟斷電話業務的局面。當時申請安裝的用戶很少,電話局採取免收租費的優惠獎勵,並與華洋德律風公司協商,希望華界電話與租界並線。當時租界電話用戶已逾千戶,華界電話不及百戶,且華界打入租界的電話次數較高,華洋德律風公司以話費收入分配不均拒絕了這項建議,於是電信局只好強行規定,華界用戶凡申裝打往租界的電話,須同時裝設一門華界電話,以與華洋德律風公司競爭,由此可窺見當時中國與洋商在電話業務經營上的優劣。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41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920.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