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經濟方面
拉丁美洲在經濟上一直存在著矛盾,儘管擁有富饒的土地,大多數農民卻一貧如洗。獲得獨立並不能解決拉丁美洲的經濟弊病。從殖民地時期開始,拉丁美洲的經濟是依照歐洲的需求而生產的。這種情況在獨立之後仍然繼續存在。19世紀,拉丁美洲經濟日漸被納入到國際資本主義的網絡中而變得越來越無法解脫。19世紀前半葉,歐洲和美國進入了人口迅速增長和工業化與城市化加速進行的階段。他們需要大量未經加工的產品:供養城市中心的食品,供應工廠的原料。同時,他們又尋找市場,以推銷日益增多的剩餘工業產品。新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天然資源豐富,但工業發展有限,正好能提供歐洲和美國需要的原料,並進口歐美的工業製造品。這使拉丁美洲的經濟和殖民地時期沒有什麼不同,反而更帶有風險,因為他們的經濟是繁榮還是停滯,完全由外部因素決定,造成對歐美國家的依附性。尤其是深受啟蒙思想影響的拉丁美洲上層人士,他們深信亞當˙斯密的自由經濟學說,認為自由貿易是解決本國經濟問題的好辦法,因此採行經濟自由主義政策。這使得新政府因為關稅不高,沒能提供需要的關稅收入,還助長了歐洲工業製造品大量充斥新大陸,不利於當地的工業化而造成失業問題。在混亂的獨立年代,大地產仍然保存下來。土地擁有者設法保有其在殖民地時期累積的財富,並乘著政府將教會土地、印第安公社土地及國有土地釋出於市場的機會,很快將土地掠為己有,加速了土地集中在少數人的過程。這些大莊園主雖然因各國政府廢除了印第安人的賦稅,並逐漸將黑人解放,造成勞動力欠缺,但是他們透過政治上的權力,使得債役雇農制得以延續。19世紀下半葉,外國對拉丁美洲的投資日益增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國投資最多,但後來美國凌駕於英國之上,成為拉丁美洲主要的外國經濟勢力。美國憑藉門羅宣言,利用「金元外交」和「巨棒外交」在經濟和政治上控制拉丁美洲。不過,拉丁美洲透過外國的投資開始工業化,社會上出現更多的中等階級,提出變革的呼聲,對原有的大種植地主產生威脅。
關鍵字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23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717.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