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橋頭事件
受到1977年五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黨外全省串聯的激勵,1978年舉辦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額補選,有更多新人如姚嘉文、呂透蓮、王拓等投入黨外的選舉陣營。為了團結全台勢力,遂有「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巡迴全省串聯助選,並提出「十二大政治建設」做為黨外的共同政見。同年12月,當選舉活動激烈進行時,美國突然宣布與中共建交,蔣經國總統發佈緊急處分令,將選舉延期,並停止競選活動。由於選舉活動停止,使黨外政治參與管道受阻,因而改採群眾集會的方式,以擴張在政治的發言權。1979年上半年黨外一連串街頭運動的出現與「橋頭事件」有關。「橋頭事件」又名「余登發事件」。余登發為高雄黑派領導人,曾任高雄縣長,1977年五項公職選舉時參與黨外勢力的整合,1978年底領銜簽署,是黨外運動重要人物。1979年1月,余登發及其子余瑞言被以「涉嫌參與匪諜吳泰安叛亂案」遭警備總部逮捕,此舉引起黨外人士嚴重抗議,次日黨外人士發表,並齊集在高雄縣橋頭鄉舉行示威遊行。這是戒嚴體制下首次公開的示威運動。當時的桃園縣長許信良也參與橋頭遊行,不久被當局處以停職處分,此舉引起黨外人士進一步反彈,街頭抗議活動不斷,黨外群眾運動自此更加熱絡,與政府的對立情勢更為緊張。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26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282.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