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漢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的讖緯神學,他所謂的調陰陽、順四時、序五行、配月令等陰陽五行遞變的主張也為道教所吸收,這種陰陽五行化了的儒家經學成為道教早期經典重要的思想來源。如《太平經》強調陰陽災異和君臣民的協調關係。道教將儒家的讖緯之說與倫理綱常相結合,透過「天人感應」的理論基礎,把天視為人間是非善惡的監督者,以此達到勸善去惡的教化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儒家的「讖緯神學」對於道家所起的重要作用。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