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進步史觀
十八世紀以後的西方人有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相信人類社會和生活會與時間並進,而一代比一代趨於完滿。本來在希臘、羅馬時代,人們視歷史過程為循環的,黃金時代繼之以白銀時代,接著是鐵的時代,如此週而復始。基督教則認為每況愈下,只有在耶穌再臨始能再有完美。崇古的想法在歐洲一直很深,這可以從文藝復興的表現看出。十七世紀末,此種情況有了改變,這表現在「古今之爭」上,此一爭論是因為比樂(Charles Perrault1628-1703)於1687年在法蘭西學院宣讀《路易十四的時代》一詩而引起,布瓦洛(Nicolas Boileau-Despreaux)以其貶低希臘羅馬而著文攻擊所肇端。崇古論者以古代文化成就為最大,現代論者則舉出科學、藝術、文學和發明方面的成就以駁崇古論者。此一論爭不久傳到英國,成為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47-1660)所描繪的「典籍之爭」(Battle of the Books)(1704年)。不過經過此爭辯以後,今勝於古的立場漸為人所接受。再加上理性可以發現指導一切的自然律,藉以促進人類進步的哲學大為流行,於是充滿樂觀主義。一般人皆認為歷史的歷程是向上發展的,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工業革命的肇端也支持這一論點。這可以從百科全書有關科技方面的插圖看出。法國哲士及革命家孔多塞(Antoine Nicolas marquis de Condorcet 1743-94)《人類精神進步史》(1794年)一書中,指出人類歷史有九大時期,法國革命為第十時期,此後無知、苦難和殘酷便會一掃而空,鼓吹其「自然得救」的思想。他和許多人都認為今後不必再有記載奮鬥和痛苦的歷史,因為天國無史。可注意的是,此書是寫於其生命最黯淡的時候,因寫後數月即死於巴黎近郊的伊索監獄中,或因自殺,或因衰竭。此監獄法國革命後改名為平等村(Bourg Egalite)。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099
下載數:5
點讚數:0
分享數:1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082.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