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二二八與藝術創作
陳澄波出生嘉義,青年時期赴日深造美術,是第一位以油畫獲得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人,畫作活潑,不為理論所限,故鄉的街道風貌及自然景觀皆喜入畫。二二八事件期間因擔任協談代表,無故被槍決於嘉義火車站,以致其立志使戰後台灣成為美術文化寶島的熱情隨其生命一同隕落。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嘉義地區發生嚴重衝突,國民黨的軍隊被民兵圍困在水上機場。嘉義市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接受軍方和談要求,派潘木枝、盧炳欽、柯麟、陳澄波、邱鴛鴦(以上皆嘉義市參議員)、劉傳能等六人擔任「和平使」前往協商。不料,只有邱鴛鴦、劉傳能兩人順利回來,其餘全遭對方拘捕,並用粗鐵線捆綁起來。3月25日上午,這些人被國民黨軍隊捆綁起來,從嘉義市警察局沿著中山路遊街至火車站前,然後被槍斃示眾。陳澄波的學生歐陽文也因與陳澄波交往過甚而於1949年因白色恐怖被捕,於 1951年至1962年被監禁於火燒島(綠島)長達11年,他的作品「黑牢?一點光,也真光」圖中穿著紅色囚衣的人犯即是作者本人的寫照:「在深重的黑暗堅牢中,不見天日,很小的窗,有一天竟意外地透進來一線光亮;在不自由的受禁者眼中,這一點光,就是求生意志全部力量的來源。」很渺小的光,卻是唯一的希望。歐陽文從綠島回來後,隨著時代的民主開放,他重拾荒廢四十多年的畫筆。本著直爽、率真的個性,過去壓抑在內心多年的不滿和苦悶,終於透過油畫色彩迸發而出。歐陽文作品,「望兒歸」。歐陽文作品,「獨裁政權之下」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52
下載數:7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071.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