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教會威望的低落
十一世紀時,羅馬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因為長期的分裂與地域的隔閡,導致他們在禮拜儀式、教義解釋等方面產生了差異,因而在1054年正式分裂,前者通稱為羅馬公教,後者稱為希臘正教,這是基督教首次的大分裂。此後,羅馬教會統領西歐、北歐、中歐等地的教會,而與拜占庭帝國統轄下的君士坦丁堡教會各自發展。不久之後,為了收復聖地耶路撒冷與拯救拜占庭帝國,在教宗的號召之下,成立了十字軍(Crusades,1096-1291年),向回教徒宣戰。然而,多次的征伐失敗,早已讓教宗的顏面盡失,進而削弱了羅馬教會的聲望。十四、十五世紀間的教會內鬥,讓羅馬教會的統一與團結蒙上陰影。1305年,法國波爾多大主教(Archbishop of Bordeaux)在鮑尼法斯八世去逝後被選為教宗,稱為克力門五世(Clement Ⅴ),當時的法王竟將教廷遷往法國的亞威農(Avignon),教宗成為法王的禁臠,這段時期稱為「巴比倫之囚」(Babyeonian Captivity,1309-1377),教宗喪失了原有的歐洲領導地位,歐洲各國群起反對法國的獨斷獨行,但仍有近七十年的時間,教宗形同法王的附庸。一直到1377年,教宗格列哥里十一世(Gregory ⅩⅠ)排除萬難,終於重回羅馬,但法王屬下的樞機主教卻另選一位新教宗,與羅馬教廷相對立,彼此爭奪正統,形成教會的「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1378-1417)。雖然最後終於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調解下,另外選舉新教宗,在西元1417年重新統一教會,但是,教宗始終無法恢復以前的威望與權力。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39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400.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