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村莊中的曲館與武館
曲館與武館,是臺灣傳統村庄的男性成員,利用閒暇時間,學習傳統技藝或武術,所形成子弟組織,這樣的子弟組織在傳統社會的迎神賽會中扮演重要角色。以臺灣中部地區為例,曲館主要分為兩大派別,一派叫做「軒」,一派叫做「園」,曲館內最主要的是教曲的老師及學習成員,而成員通常叫做樂友或曲腳。武館通常各有名號,如:同義堂、群習堂、集英堂、應義堂等,通常是由村中頭人出錢聘請師傅來教導村中子弟,也有拳師自行開館授徒,武館的成員一般叫做獅腳。以前農業時代白天工作辛苦,夜間或是農閒之時,村庄子弟聚集習曲或習武,是很好的休閒娛樂,地方人士相信習曲或習武的子弟不會變壞,也不會四處闖蕩遊手好閒,特別是有錢人家,常常為了這個理由聘請藝師或武師來家中教導自己的子弟。為了寺廟迎神賽會目的而成立的曲館或武館也不在少數,自己村中若沒有子弟陣,遇到迎神賽會必須到外村去請很不方便,而且又花錢,自己村裡若有曲館或武館,不僅是迎神賽會,村內其他例行的祭典,均可以扮仙、作戲或弄獅,較為熱鬧。參加曲館的功用之一是可藉此識字,往昔教育不發達,窮苦人家難得有受教育識字的機會,學曲者要唱詞便可識一些字。參加武館除可健身、防身外,往昔官方之治安力量不夠,防賊、防土匪,都成了組織武館的目的之一。曲館與武館可視為地方社會的子弟組織,從子弟組織的組成與活動,也可了解村庄作為一個地方社會,內部的組織與運作的狀況。曲館與武館代表村庄,象徵了村庄的凝結力,每當村庄的曲館或武館出陣時,各種彩牌、館旗與陣頭,村中子弟傾?而出,在神輿的領導下,完整地代表整個村庄的集結。曲館與武館代表村庄或者地方社會,也可由北臺灣西皮與福祿之爭看出。西皮與福祿是戲曲北管的派別,起源於宜蘭,後傳至基隆。這些曲館平常練曲唱戲、學習賽會陣頭,寺廟慶典時參加演出,平時亦支援其他節慶活動。後因戲曲日益普及,兩派各自認為自己的戲曲技高一籌,互看不順眼,在蘭陽平原各地分立名號,壁壘分明,拼陣時常起衝突,光緒初年兩派的爭鬥還曾蔓延至基隆。雙方的爭鬥雖因地方領袖的排解而暫告平息,日治時期卻因各庄成立子弟館,流行招募曲師傳授技藝,子弟館各據一方互不相讓,在各種場合的迎神賽會上以陣頭互相拼鬥,平時還劃地為界相互仇視、鬥毆,甚至有幫派混入假借西皮、福祿之名滋事。民眾對戲曲的熱中演變為陣頭相互拼鬥,在清代的宜蘭、基隆屢見不鮮,甚至是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也常見西皮、福祿械鬥的報導,可見在臺灣傳統社會對戲曲、陣頭的狂熱程度。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07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301.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