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資本主義的形成
資本主義(capitalism)是一個現代人耳熟能詳的常用名詞,然而這個名詞的首次出現在何時,卻並無定論。資本主義並無一個大家公認的定義,但一般來說,它被認為是一種經濟生活或經濟制度的現象。著名的法國歷史學者布勞岱爾曾說:「資本主義在於它與國家互成一體,它本身即成為國家。」是目前大眾較為熟悉對於資本主義的概括解釋。資本主義的形成,一般學者認為以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歷史發展為主要的說法。不過資本主義的萌芽,則是可以上溯到十三、十四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半島的商業城市。著名學者黃仁宇在他的著作「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中,考察了義大利威尼斯、荷蘭、英國這三個地區,從十三世紀開始依序探討這三個地區的社會發展,探討資本主義的萌芽、發展、成形。西元1776年,英國學者亞當斯密「國富論」正式出版,此書為資本主義的典型代表書籍,也象徵資本主義在英國的正式出現,而亞當斯密本人也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的代言人。他最主要的主張在於,國家應該採取自由放任方式,不介入干涉市場的運作。然而資本主義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後,逐漸受到批評,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造成階級尖銳的對立,貧富差距、剝削勞工等社會問題。此時社會主義的興起,開始要求政府重視資本主義經濟政策所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馬克斯,其著作「資本論」、「剩餘價值論」為反資本主義的典型代表。資本主義不僅是一種經濟生活或經濟制度的現象,它也是一種融入國家的組織和體系,和國家相結合在一起。因此其影響力無遠弗屆,在現今的全球經濟體系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雖然仍然有階級、貧富等問題,但因為各國開始注意與採納社會主義學者的主張,開始照顧中下階層的民眾,透過健保制度、累進稅制等方式,來平衡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問題。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757
下載數:5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228.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