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科技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1,593 筆
web青春創學院-科技魔術-變臉的厲害
「深偽」到底是甚麼?為什麼能夠將人臉移花接木?21世紀的繪圖軟體威力更強,因此深偽不止有影像,還可應用聲音的表現。科技原是為了讓生活更便利,例如電影中已無法再出現的演員或因應劇情需要可以讓角色重生活現。甚至也有醫學用來為聾啞病人進行聲音重製,好讓病患可以用原聲與人交流溝通。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27
下載:1
web小發現大科學-海洋的化學污染
大、小朋友到海邊遊玩時,常會擦防曬乳,但根據科學研究調查發現,現在全球大約有1萬4000噸的防曬乳隨著人體進入海洋,造成魚類和珊瑚死亡,事實上,除了防曬乳外,還有不少化學物質,像是石油、農藥、廢水等也會污染了海洋。海面的石油污染,會對海鳥產生影響嗎?工廠排放的廢水,也會對海洋造成影響嗎?海洋化學污染的問題有多嚴重?大家都清楚認識了解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闖關挑戰,回答跟海洋化學污染有關的三道問題。海洋石油污染會造成那些影響?清除海洋石油污染是不是很困難?河川會優氧化,請問海洋也會因為化學污染優氧化嗎?「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戴佑安老師,帶著小朋友探索海洋化學污染的問題。海洋會議準備召開,但卻陸續發生有海洋生物缺席事件,因為不停有海洋生物發生死亡或失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海豚和秋刀魚決定展開調查,「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神奇謀殺事件。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84
下載:1
web青春創學院-迎接未來元宇宙的影像設計師
元宇宙一詞不只侷限於生活科技,還一路燒進了時尚圈,影像視覺工作的未來超乎想像!!隨著科技應用不斷日新月異,多媒體藝術家也必須跟著科技怪獸一起變種,為不同的市場領域提供各種創作與實驗。不論是國家場館、教育機構、企業或大眾娛樂場所應用等等,處處可見發燒蹤跡。以美術館為例,館藏畫作如何透過影像新科技與不同年齡層民眾拉近距離?! 迎接元宇宙之前必定先建立跳脫2D的設計思考,喜愛美術或影像設計的同學別錯過! 本集邀請多媒體藝術家張博智領航有趣又實用的入門知識,同時解鎖對程式語言的恐懼感。歡迎收聽本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1-6月)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12
下載:1
web創造科視力-智慧建築I—建築設計與永續居住環境營造
科技快速進步的時代,什麼東西前面都會加「智慧」兩個字,例如大家常聽見的智慧型手機、智慧手錶,還有智慧農業、智慧工廠…連我們所住的房子都有智慧了呢!本集節目介紹「智慧建築」,什麼是智慧建築呢?是房子變得聰明嗎?還是讓我們住得安全、舒適、便利?還是讓建築更節能?環境可以永續呢?科技的應用都是新點子嗎?老祖宗們的智慧也是很有用的喔!本集節目特別邀請了兩位專家為聽眾朋友們開講,談一談什麼是智慧建築、風土建築及生態建築。隨著科技的進步,空調越來越普遍,一般人透過打開窗戶調節空氣的機會越來越少,然而因為室內空氣品質不佳而產生的不適也越來越多,導致民眾更多的使用空氣清淨機,本集「科技幕後」單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葛子祥博士,要聊聊智慧居家生活該如何在科技與自然間保持平衡。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點閱:309
下載:1
web青春創學院-科技學習幫幫我
同學們聽到「自主學習」腦袋中會想到什麼?!平常會「自主學習」什麼科目或領域?!科技不是只有Maker或和學習資訊科技的人有關,你知道如何用科技來幫助自己自主學習嗎? 當你感覺到自己和班上同學似乎不在相同的學習速度軌道上時該怎麼辦? 如何能否不影響課堂,但是又能擁有合乎自己的學習節奏?!今晚節目黃思華教授將分享如何透過科技來幫助自己學習。「課堂上並非時時刻刻都得使用數位平台,重要的是善用工具來做適性診斷,讓同學知道自己的迷思概念在哪裡,再經由教師選擇使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或搭配影片來加強印象。今晚聽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一起來認識自主學習的平台!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點閱:215
下載:0
web小發現大科學-魚類的自衛術
海洋中的生物,有各自不同保護自己的方式,像有些魚類會放電,有些則以獨特的造型嚇跑敵人,了解海洋生物是如何保護自己的,人們在跟牠們接觸時,也能避免受傷喔。海洋生物有那些超酷的自衛方法?小小魚也有保護自己的方法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闖關挑戰,回答三道問題。除了偽裝之外,魚類還有那些保護自己的方法?當被某些魚類有毒腺的硬棘刺傷時,該怎麼處理?海「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新北市橫山國小李弘善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魚類自衛術。裂唇魚阿福的海底美容院開張滿三個月,不少的海洋生物都受邀參加慶派對,但刺蝟阿寶卻被拒於門外,因為阿寶一生起氣來,常會嚇壞了大家,「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刺蝟阿寶交朋友故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28
下載:0
web新科技大未來-珊瑚種原庫與人工繁養殖
一般民眾常從餐桌或是海洋館看到海洋生物,但很難聯想到,讓醫生們感到棘手的癌症,其解方或許就藏在海洋之中。美麗的珊瑚,未來也會是「造福」人類的抗癌利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有個臺灣著名的「藥源珊瑚」海洋天然物研究團隊,把海洋天然物推到臨床、抗癌藥物的發展上。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呂美津教授和團隊成員從珊瑚萃取出生物活性物質,在動物實驗發現有抗發炎活性,可針對癌症新藥開發的發掘,提供更多樣性的標的種類及先導化合物,研究團隊建立藥源珊瑚種原庫並搭配人工養殖技術穩定來源,建置「珊瑚種原庫及人工繁養殖技術平台」,榮獲科技部2020未來科技獎。「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特別邀請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呂美津教授,為大家介紹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81
下載:0
web產業大未來-工業設計產業
工業設計是有目的的造型活動,需要美學、商學、工學三種知識背景的融合。然而從產品角度來理解,工業設計的對象可說是包山包海:從鈕扣到飛機、從椅子到汽車都在工業設計的範疇當中。從歷史意義上來說,工業設計出現於工業革命時,工廠開始以功能為導向大量生產物件的時候,當時的藝術家與設計師,帶著美學,進入了工廠,改善了商品的美觀,增加了顧客的購買意願。無論是從過去設計時使用製圖筆,或是現在使用3D列印製作模型,工業設計始終站在人與科技之間做為橋樑。使用者每一個直覺性的按鈕及動作,也都在設計師們的精心安排規劃之中。工業設計不只是解決現在的問題,更是要去設想未來,解決未來的問題,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課題不斷地變化,除了保持冒險精神,「謙卑」,也必須時刻放在心上。鎖定教育廣播電台《產業大未來》,跟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翁註重教授、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徐景亭設計師一起進入產業大未來,一同了解工業設計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科技的融入。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點閱:266
下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