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Isognomon nucleus(小障泥蛤)俗名:方形鉗蛤、黑障泥蛤形態特徵:小型,殼近方形,殼體膨脹,殼呈薄片狀,殼色為灰至灰黑色,腹緣為黑色。殼上有形成薄板狀的成長線。殼頂偏向背緣,呈鳥喙狀。殼內有數個韌帶溝。殼內面為紫黑色珍珠質。棲所生態:以足絲附著於潮間帶岩礁中。潮間帶、以足絲附著於岩石、珊瑚礁或貝殼上世界地理分佈:福建廈門、廣東 洲島、廣西北海、潿州島、海南東西及南部沿海、西沙永興島、石島、東島、琛航島、廣金島、晉卿島、中建島、羚羊礁、越南(Khanh Hoa、 Binh Thuan)、阿拉伯東部 (NG, NWG, SEG, GO, Mas)台灣地理分佈:花蓮石梯坪,蘭嶼,台北縣,花東海岸,澎湖大倉島,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屏東縣恆春半島,大樹房,台灣東北角,基隆市,宜蘭縣大里,東沙島,高雄市柴山海岸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修改日期: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