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002
質心運動-6-1 系統與內力-資源代表圖
video 質心運動-6-1 系統與內力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台達文教基金會高中10-12年級
1. 說明系統如何選取 2.內力不影響質心的運動 3.利用對質心位移的了解,進而新系統內質點的位移
點閱數30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0-07-30
圓周運動-7-2 等速圓周運動的數學方程-資源代表圖
video 圓周運動-7-2 等速圓周運動的數學方程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台達文教基金會高中10-12年級
角位移與角速度之介紹及其與線速度之關係。
點閱數29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0-07-30
新園國小高年級校外教學計畫-資源代表圖
web 新園國小高年級校外教學計畫
黃菁華/縣立新園國小國小6年級
1.認識縱谷農村羅山有機農村及鄰近生態環境、體驗其特色社區營造。2.認識泥火山、鬯蕨生態區、並學習泥火山之環境生態。3.體驗農家生活用有機黃豆製作泥火山豆腐。
點閱數2079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12-12-06
Taractes rubescens (紅稜魴)-資源代表圖
web Taractes rubescens (紅稜魴)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Taractes rubescens(紅稜魴)俗名:紅稜魴、深海三角仔、黑飛刀、黑皮刀棲息深度:0 - 400公尺形態特徵:體呈長橢圓形,側扁而高;頭背部內凹。口大形,傾斜。吻略尖;下頜突出。上下頜具小犬齒;腭骨有細齒。體被細鱗,鱗片中央有小棘,成魚時則消失;具側線,側線鱗數42-53,成魚則不顯;背鰭及臀鰭上被有細鱗,但基底無鱗鞘;尾柄上有五個中央鱗顯著大於上下側鱗而形成一個隆起稜。背鰭單一,起點在鰓蓋之後,不特別延長;臀鰭起點明顯在胸鰭基部後的下方,不特別延長;左右腹鰭小;幼魚時,尾鰭圓形;成魚則呈彎月形。體色為暗褐色。背、臀及尾鰭淡色而有暗色緣;腹鰭暗色;胸鰭基部稍暗,餘則淡色。棲所生態:大洋性底棲魚類,白天棲息深度可達400公尺的底層,夜晚則到水表層活動覓食。肉食性,以其他的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等為食。地理分佈:廣泛分布在大西洋及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包括大西洋東岸:墨西哥灣、千里達;大西洋西岸:非洲東岸;太平洋東中部:哥斯大黎加至秘魯及西太平洋的琉球群島、臺灣等。臺灣主要在北部、東部及東南部等海域。漁業利用:一般以延繩釣、大型流刺網等漁法捕獲,通常本種魚都是偶獲,數量並不多,故並非臺灣主要經濟魚種。一般市場亦不常見,魚肉尚佳,紅燒或煮味噌湯皆可。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逃出吧! 地震小尖兵-資源代表圖
web 逃出吧! 地震小尖兵
李俊逸/臺灣藝術大學國中7年級
作業系統:PC、Android搭配載具:windows10 PC 、Oculus Quest 2地震議題在防災教育被視為重點單元,也是在臺灣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但是在與國中專業的自然科老師討論過後,得出結論—只用課本以及課堂講述的方式對於學生來說過於抽象且難以理解,例如:地震的成因以及實際地震的情境,只透過課本圖文的講述是很難在短時間內理解地震的知識;也很難透過實際實驗來模擬地震的情境;如果將上述提到的觀念整合在虛擬實境(VR, Virtual Reality)教材中,藉由 VR 的沉浸式體驗來呈現地震原理以及特性,並透過在虛擬世界中與物件的互動以及模擬實際情況的演練,讓學生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透過遊戲式學習吸收學科的知識,且將多個單元融入到一個教材軟體裡面,讓學生可以藉由VR 互動,體驗多個單元的知識學習,達到多元學習的成效,根據上述原因,本計畫整理出下列將防災教育中的地震單元製作成 VR 的特色以及優勢:VR 的沉浸式體驗介紹地震的成因與知識預期會有更好的學習效果。VR 的遊戲式學習預期可以達到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點閱數7311
下載數723
修改日期:2024-12-13
影片欣賞學習單--新魯冰花-資源代表圖
web 影片欣賞學習單--新魯冰花
潘美珠/新營國小國小3-5年級
「魯冰花」的用途介紹給大家,魯冰花因為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游離氮,所以栽種魯冰花就等於是施放了氮肥,在化學肥料出現之前,是被當成肥料的一種花,是犧牲自己、成就別人的養料,在鍾肇政的小說《魯冰花》裏象徵被不公平的社會環境與教育體制扼殺的天才小畫家。
點閱數1964
下載數168
修改日期:2024-07-16
熱量與比熱-資源代表圖
web 熱量與比熱
曾豐年/集集國中國中8年級
透過資訊科技,藉以強化學生的動手實作及跨學科,方便呈現學生實作成果,提升教學成效。例如無線影音投影,扮演類實物投影的功能。
點閱數619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9-02-19
Coelomactra antiquata (西施馬珂蛤)-資源代表圖
web Coelomactra antiquata (西施馬珂蛤)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oelomactra antiquata(西施馬珂蛤)俗名:西施舌棲所生態:潮間帶至潮下帶20公尺左右,潮間帶下區及淺海的沙灘中、世界地理分佈: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門、陸豐、水東、南韓、廣東省南澳、潮陽(海門)、閘坡、水東、北海、潿洲島、海南島港門、三亞等地、為太平洋西部分佈較廣的種類、印度支那半島、中國沿海、日本均曾發現、越南(Khanh Hoa、 Binh Thuan)台灣地理分佈:高雄縣,台南市安平,屏東縣東港,澎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12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Istiblennius dussumieri (杜氏蛙鳚)-資源代表圖
web Istiblennius dussumieri (杜氏蛙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Istiblennius dussumieri(杜氏蛙鳚)俗名:杜氏動齒鳚、狗鰷、狗鏗(澎湖)棲息深度:0 - 5公尺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稍側扁;頭鈍短。雄魚頭頂具冠膜,雌魚無。鼻鬚及眼上鬚掌狀分支;無頸鬚。上下唇平滑;無犬齒。D. XII-XIV, 19-20; A. II, 22-24; P. 14;V. I, 3背鰭具缺刻,最後一棘小,背鰭與尾柄相連,臀鰭不與尾柄相連,除了成熟大雄魚外,臀鰭棘很小且埋入皮內。 雄魚體側的橫帶不規則;背鰭第一與第二棘間有一黑斑;背鰭軟條部和尾鰭上半部為灰白色,活魚時為橙黃色斑紋或斑點,而背鰭軟條部有白色斜紋。雌魚體側橫帶較清晰;背鰭第一與第二棘間無黑斑;背、臀及尾鰭上有許多列黑色斑點。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沿岸潮間帶礁石潮池區,深度5公尺內,常藏身於洞穴或縫隙內,受驚嚇時可見其用一前一後的方式跳躍於潮池與空氣間。以藻類、碎屑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非洲東岸至斐濟,北至臺灣,南至若福克島等。臺灣分布於南部、東北部、北部、小琉球及澎湖等海域。漁業利用: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小小發明家-資源代表圖
web 小小發明家
郭文奇/市立武崙國小國小3-4年級
「發明」是社會進步的泉源。鼓勵學生能夠不斷思考、嘗試製作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作品並改進生活的新發明,這些新發明不僅能帶給大家更多的便利,也提升了生活的效率。
點閱數1952
下載數54
修改日期: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