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836
電視歌仔戲-資源代表圖
web 電視歌仔戲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西元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正式開啟我國電視時代。而開始製播電視歌仔戲是在西元1964年,當時王明山先生在臺視製播歌仔戲《朱洪武》,由「金鳳凰劇團」主演。由於當時收音機是較為普及的娛樂設備,電視尚未普及,所以沒有受到注意。當電視歌仔戲慢慢受到民眾歡迎後,臺視才開放時段讓劇團演出電視歌仔戲,當時楊麗花在「聯通廣播歌劇團」的安排下演出《雷峰塔》等劇,從此走紅於電視歌仔戲界,也將電視歌仔戲發展推向高峰。西元1969年,中國電視公司開播,中視招募「中視劇團」、「正聲寶島歌劇團」、「金風歌劇團」、「拱樂社歌劇團」四個劇團,以連續劇方式播出歌仔戲。西元1971年,華視開播,亦播出歌仔戲節目。就在三臺電視在三團鼎力的情況下,黃俊雄布袋戲也在電視大放光彩,「雲州大儒俠」風靡多少人為之廢寢忘食。為鞏固電視歌仔戲的收視率,由臺視節目部何貽謀策劃,整併三臺電視臺的歌仔戲人才,於西元1972年成立「臺視聯合歌劇團」,以楊麗花為團長。結果演出大受歡迎,使電視歌仔戲又邁向另一高峰,但是這情況只維持五年,這期間因為演員忙於事業,無法專心演出,加上政府限制閩南語節目,所以「臺視聯合歌劇團」在西元1977年解散。西元1979年,電視臺又開始恢復歌仔戲節目,臺視推出以楊麗花帶領的歌仔戲節目,推出《蓮花鐵三郎》、《青山綠水情》等好戲,當時臺視編劇狄珊為使劇情緊湊,對於曲調【哭調】加以刪除,且將劇情改為以愛情為主,兼及武俠內容。葉青在西元1982年於華視成立「神仙歌劇團」,推出《瀟湘夜雨》、《灞橋煙柳》等膾炙人口的歌仔戲,當狄珊轉為華視編劇時,便嘗試加入電子特效,內容雖以民間傳說或神話為主,但加入多種上天遁地的法術,讓電視歌仔戲興起一陣「神話特技」的風潮。不過,之後又漸漸改走「復古創新」路線。中視因為一直缺乏適當演員,所以僅在開播前兩年演出歌仔戲,有十餘年時間未曾播出歌仔戲節目,在臺視、華視兩面夾攻的情勢下,中視力圖振作,曾邀請「明華園歌劇團」與其他民間歌仔戲製作歌仔戲,但是「明華園歌劇團」無心在螢光幕上發展,所以中視又陷入沒有歌仔戲演出的情況,西元1988年,劉鍾元所領導的「河洛有限公司」,曾為中視製作歌仔戲節目,吸引不少觀眾,但是「河洛有限公司」欲轉往劇場發展,所以中視便邀請黃香蓮演出歌仔戲,推出《羅通掃北》、《寶貝王爺貴千金》等電視歌仔戲。近年來,媒體開放娛樂多元,電視歌仔戲節目不如以往受到歡迎,閩南語連續劇也加入攻佔市場,加上電視歌仔戲演員都各自有其他發展,所以很少製作歌仔戲節目。
點閱數855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8
三七五減租的實行-資源代表圖
web 三七五減租的實行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1949年4月省政府頒布「臺灣省私有耕地租用辦法」,規定第一期農作物收割繳租,僅按每年正產物的37.5%,隔年,立法院通過「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確立佃農對地主收納地租,一年不超過主要作物正產品全年收穫總量37.5%為準。有鑒於過去的口頭約定以及不合理的書面租約,常常發生糾紛,所以一律廢止,且依照減租辦法,全部換訂新約,訂定租期不得少於6年,中途不得非法中止租約,期滿需要承租仍可續約,並由當地鄉鎮區長證明。新訂租約規定一式三份,除業主、佃農各一份外,鄉鎮公所也各有一份,以備政府隨時檢查。 實施減租後農民因租期獲得保障,而帶動增產意願,土地生產總量逐年增加,且因標準收穫總量計算租額規定,所增產之收益均歸佃農所有。耕地減租,佃農因租率由50%至70%,一律減為正產物收穫量37.5%。民國37年,中等水田一甲,總收穫量為4649公斤,繳租後收益稻穀為2092公斤;減租施行的38年,佃農收穫量為4860公斤,增產收益為211公斤,減租收益為814公斤,佃農可得3117公斤,比減租前增加收穫。 耕地減租後,地主對土地投資興趣減低,地價逐年下降。
點閱數439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2-08-25
跨領域數位課程-家鄉老街風情-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家鄉老街風情
黃旻萱/新北市新莊區民安國民小學國小3-4年級
社會領域/國語文領域
點閱數197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5-01-07
單一活動優化示例編號:國小社會 2024-003-資源代表圖
web 單一活動優化示例編號:國小社會 2024-003
張崴耑/台中市大明國小國小3年級
以Padlet實施發表教學法,透過組間互學,解釋居住地區居民生活與空間利用的關係。
點閱數21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10-14
DOC在地課程-【彌陀DOC】戲說皮影-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彌陀DOC】戲說皮影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教育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內容以記錄皮影劇團的傳統文化,及幕前幕後永興樂皮影劇團的現況,在努力保存傳統文化的艱難過程及傳承文化精神的重要性上著墨。
點閱數294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5-05-13
三山國王廟-資源代表圖
web 三山國王廟
黃琬婷/立人國小國小4年級
介紹三山國王廟的歷史、所供奉的神明及建築特色。
點閱數293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4-07-16
稻米的改良-資源代表圖
web 稻米的改良
蔡佳妏/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大正年代,總督府大力興建現代化水利工程,並致力於在來米的改良,使台灣稻米的生產逐漸商品化,其主要目的是為供應日本人口味的稻米,以補充其糧食的不足。日人磯永吉以台灣米與日本米重覆交配,歷經十二年的努力,1922年宣告新品種的出現,這是農業技術上的突破,終於在1926年正式命名「蓬萊米?新品種蓬萊米除了更可口,獲得消費者的偏愛外,在生產方面又比原來的在來米能多收成20%,價格上又是高出在來米5至10%。加上總督府推行不遺餘力,以建設水利工程來增加灌溉面積、設立農事試驗場來改良品種、施行米種技術改良、改進肥料、設立農業倉庫來改進流通、驅逐害蟲、推進二期米作等。因此蓬萊米的種植迅速遍佈于全台,產量大增。當然其中大部分是運往日本。在蓬萊米未出現的1910年代時,台灣產米不到500萬石,到了1920年代,蓬萊米普及化之後,稻米生產突飛猛進、產量最高時幾乎達1000萬石大關,同樣的土地產量增加一倍。輸出量也從原來的23%約100萬石。增加至520萬石、佔產米總量的53%。同時,原來殖民地單一農業起了大變革,從1910年代的台灣砂糖生產轉化成為米、糖二大農產的商品生產。相對的也有日本四大商社三井物產、三菱商事、加藤商會、杉原產業等大米商,來壟斷台灣的米價與產量。佔了台灣米產量的90%以上。
點閱數46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6-08
台灣總督府與樟腦專賣-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總督府與樟腦專賣
王政文/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日本人的製腦技術據傳是來自朝鮮,而後由九州的薩摩藩製造,漸漸的又傳到四國一帶,使得九州與四國成為日本樟腦最大產區,長崎成為最主要出口港。日本與台灣是世界樟腦的主要產區,清代台灣樟腦貿易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便是日本。日本領台後日本的樟腦業自然如虎添翼,總督府更是相當重視樟腦事務。然而,日治初期台灣樟腦的產銷,外商仍為主要勢力,一直要到總督府推行樟腦專賣政策後,才開始轉變。台灣總督府在收回專賣權的過程上,主要實施對象為粗製樟腦,並以賠償金減少對腦戶所造成的影響。總督府並實施公開招標方式,以減少外商的反對專賣,並利用外商在國際市場的優勢,拓展海外市場。最重要的是,總督府以核准的權力,大量引進日本資金和企業,進而使台灣製腦株式會社負責製造,三井株式會社負責銷售,進而掌控樟腦的專賣。
點閱數456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5
傳統技藝-交趾陶人物-姜維 智勇兼備 事母至孝-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交趾陶人物-姜維 智勇兼備 事母至孝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藝2016 年舉辦「工藝傳家系列特展- 陸」,邀集臺灣三個世代相傳的剪黏與交趾陶工藝家族。其中一件中心典藏的展品,相傳出自北臺名匠陳天乞之手,但因從廟卸下,戲齣被拆得七零八落,故只能以「交趾陶人物」指稱。
點閱數14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淡水信用合作社-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信用合作社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東融】請問石總經理,淡信這棟建築物美觀大方,請問這棟房子蓋了多久了?答:已經蓋了有67年1月多囉!
點閱數225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1-10-26